-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历史华师版总复习概要
PAGE80 / NUMPAGES80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先秦时期
一、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1、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目前已知我国境内最早远古人类。
2、北京人:(1)基本情况:距今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古人类。(2)体貌特征:能起立行走,但头部仍然保留着不少原始特征,额骨低平,眉骨粗壮,嘴巴前伸。(3)生活状况:采集和狩猎的生活;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懂得用火(天然火),火的使用,使北京人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最终和动物界分离。
二、农耕文化时代:约距今8000年左右,我国历史进入了农耕文化时代。典型代表
代表遗址所在地区作物住房典型工具公有特征半坡部落陕西西安(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尖底瓶、鱼纹彩陶盆)都使用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过着守居的生活河姆渡部落浙江余姚(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对后世阁楼和楼房的出现有启发?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三: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1、炎帝和黄帝:相传距今5000年左右,炎帝和黄帝部落活跃在黄河流域,后走向联合,和蚩尤部落大战于涿鹿之野,并胜利。之后逐渐繁衍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干。黄帝和炎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毛泽东祭黄帝陵文: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2、关于史实和传说的关系:传说不是史实,但有史实的影子,多少能帮助我们复原某些古时代的历史场景。
四、夏朝的建立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1、禅让制:尧舜禹时代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采用“疏”的方法,最终治理了洪水,被尊称为“大禹”(水指黄河、他的父亲是用“堵”)
3、启建立夏朝:禹的儿子启夺取了王位,建立了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原始社会结束,阶级社会开始。
五、夏商周的奴隶社会:
1、上古三代:夏商周。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商朝。
2、三代更替:
朝代起止时间建立者、亡国者都城其他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启、桀阳城盘庚迁殷
牧野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导致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商前16世纪前1046年汤、纣殷(今河南安阳)周前1046年前771年武王、幽王镐(今西安)
3、西周的两大制度:
①分封制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封赐给同姓和异姓的贵族,建立起许多诸侯国,称为“授民授疆土”,诸侯必须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和定期朝见周王述职等义务。各自封国内,诸侯有相对独立统治权,可在封国内再逐级分封给卿、大夫和士。
主要封国:卫、鲁、齐、宋、晋、燕等等。
作用: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力。
影响: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诸侯争战。
结束:春秋战国时期,基本结束,秦朝推行郡县制彻底结束。
②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父亲——大儿子,怕你不懂,不许写在卷面上)继承制。
作用:维护西周的政治等级制度,稳定社会秩序。(基本统治体系:周天子—诸侯、卿、士大夫)
③二者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4、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申侯+犬戎进攻镐京,西周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
5、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东周开始。
六、东周时代(从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到前221年秦朝建立)
1、东周时代特征:周王室势力和威望一落千丈,诸侯国由春秋时期的列国并立,逐渐发展为战国时期的大国对峙。(这一局面的出现源于西周的分封制造成的恶果)
2、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时间: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特点: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战争频繁,出现列国并立的局面。争霸方式:大的诸侯国往往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目的为确定各国在政治上的霸主地位,但到战国后期,这一口号不复存在)。主要霸主: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填空)春秋五霸。长江流域:吴国和越国争霸。(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人不负,卧薪尝胆百二秦关终属楚)
战国时期:
时间: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特点:经过春秋的争霸战争,出现了大国对峙并立的局面。
主要国家:形成了“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为增强国力,各国改革,收效最大:秦国。(三家分晋)
3、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的著名改革。商鞅最后被惠文王处死。
背景:战国后期,变法成为一种社会潮流,而秦国是七雄中最弱的国家。
目的:富国强兵,改变落后制度。
内容: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①经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徭役和赋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