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髓疾病-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第三军医大学理论与实验课教案首页
第6次课 授课时间2008年10月30日 第6~7节课 教案完成时间 2008年10月23日
课程名称 神经病学 教 员 龚自力 职 称 讲师 专业层次 医学影像五年制本科 年 级 2005级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七章 第二节 急性脊髓炎 第七章 第四节 脊髓空洞症 基本教材、主要参考书
和相关网站 基本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 王维治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参考书:《实用神经病学》第二版 史玉泉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网站:;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脊髓的大体解剖、内部结构和血液供应特点。理解急性脊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掌握急性脊髓炎的诊断要点。
理解脊髓空洞症的鉴别诊断。掌握脊髓空洞症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
导课6分钟;急性脊髓炎的概念、病因和病理6分钟;临床表现10分钟;辅助检查及诊断8分钟、鉴别诊断5分钟、治疗及预后5分钟;
急性空洞症的定义、病因和病理6分钟;临床表现10分钟;辅助检查及诊断8分钟、鉴别诊断5分钟、治疗5分钟;最后小结6分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断要点。脊髓空洞症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急性脊髓炎的鉴别诊断。脊髓空洞症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式、提问式、启发式。通过讲解脊髓解剖、病因、临床表现,联系临床病例让学员对急性脊髓炎和脊髓空洞症有深入的认识。反复强调典型的临床表现加深记忆。培养从症状到解剖的临床思维方法。
教学手段:板书、幻灯片、列表、图片。 教学组长审阅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审阅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教学方法手段
和时间分配
第七章 第二节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也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以病损水平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临床特征。
一、病因
病因不清。
包括不同的临床综合征
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症状,可能与病毒感染后变态反应有关。
二、病理
可累及脊髓的任何阶段,以胸髓(T3-5)最常见,其次为颈髓和腰髓。
通常局限于1个脊椎节段,多灶融合或脊髓多个节段散在病灶较少见。
肉眼见受损节段脊髓肿胀,质地变软,软脊膜充血或有炎性渗出物,镜下显示髓内和软脊膜的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灰质内神经细胞肿胀、碎裂和消失,尼氏体溶解,白质髓鞘脱失和轴突变性,病灶中可见胶质细胞增生。
三、临床表现
1.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①急性起病,数小时至2-3日发展至高峰;
②见于任何年龄,青壮年多见;
③病前数日或1-2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有过劳、外伤及受凉等诱因;
④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无力、病变节段束带感或根痛,进而发展为完全性横贯性损害;
⑤胸髓最常受累,病变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运动障碍:早期常见脊髓休克,表现为受累平面以下肢体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休克期多为2-4周或更长,脊髓损害严重、合并肺部及尿路感染并发症和褥疮者较长。恢复期转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缺失,感觉消失水平上缘可有感觉
过敏区或束带样感觉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为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充盈性尿
失禁,恢复期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
2.急性上升性脊髓炎(acute ascending myelitis)
起病急骤,数小时或1-2日内迅速上升;
瘫痪由下肢迅速波及上肢或延髓支配肌群,甚至导致死亡。
3.脱髓鞘性脊髓炎(demyelinative myelitis)
急性起病,进展缓慢
不完全性横贯性损害
诱发电位及MRI检查可能发现CNS其他病灶。
四、辅助检查:
1.腰穿:
2.电生理检查
VEP
下肢SEP,MEP,可作为判断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肌电图
3.影像学检查:MRI典型显示病变部脊髓增粗,病变节段髓内多发片状或斑点状病灶,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强度不均,可有融合。
五、诊断:
1.急性起病,迅速进展;
2.脊髓完全性横贯性或播散性损害,常累及胸髓;临床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3.脑脊液和MRI检查
六、鉴别诊断:
1.急性硬脊膜外脓肿
病前常有身体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
原发感染数日或数周后突然起病;
除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