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化进程中的食品保障与农业发展.doc

中国城化进程中的食品保障与农业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化进程中的食品保障与农业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粮食生产与食品保障 朱玲( 提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进展、农业资源日渐稀缺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通过增加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投资、激励农民提高粮食生产率、以及扩大食品对外贸易,维持了充足的食品供给。扶贫计划和社会救助措施的加强,有效地改善了贫困贫困,可以预见,在未来30-40年里,中国的城市化还将继续。这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的背景,也是讨论食品保障问题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文的讨论将聚焦于如下研究问题:首先,在以往十多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如何实现了食品保障?其次,小农的资源配置、土地规模、粮食生产商品化程度和收入状况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最后,在气候变化和资源限制因素增加的条件下,以小农为基础的中国农业如何满足未来城市化中不断增长的食品需求? 本文采用的数据和信息主要来源于:第一,农业部发布的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和其它政府部门公开发表的统计资料;第二,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全国农村长期观察点的样本户记账数据;第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营养监测项目工作组提供的妇女儿童营养监测结果;第四,中国科学院农业领域战略研究组有关2050年农业发展状况的预测;第五,笔者的案例调查。 以下第一部分概述中国的食品保障状况;第二部分展示农户经济的结构性变化;第三部分,针对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探讨有助于提高小农收入和增强食品保障的制度安排。 脆弱的食品保障 鉴于谷物至今在家庭膳食中所占比重最大,而且也是养殖业的主要饲料来源(例如玉米),本节将首先采用关于粮食特别是谷物的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统计,说明食品的可得性(availability)。其次,借助农村贫困儿童营养状况监测结果,阐述食品的可及性 (accessibility)。最后,列举粮食增产的限制条件和政府的应对措施,概括中国食品保障状况的特点。 图1. 1995-2010年期间三种主要谷物(稻谷、小麦和玉米)的供需状况 数据来源:中华粮网,2009-2010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供需信息,2010年2月9日。 /Publish/qita/201002/439771.shtml,/Publish/qita/201002/439768.shtml,/Publish/qita/201002/439777.shtml,2010年8月15日下载。 2009年,中国的粮食生产实现连续6年的增长,总产量达到5.3亿多吨, 与2004年相比,大约增加了13.1%。此间肉、蛋、奶、水产品和水果生产增长得更快。 在2000-2009年期间,水稻、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合计占到粮食总产量的85%-89%。自2005年始,这三种主要谷物的产量超过了消费量,库存随之增加(参见图1)。同期,玉米出口量大幅下降。特别是2007年末,全球食品价格危机爆发,国家在对粮食出口征收暂定关税的情况下,提高了谷物收储量及其价格。国内粮价逐渐接近甚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谷物净出口的格局因而不复存在。 与此相对照,大豆和食用油进口迅速增加,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09年,进口大豆4255万吨、食用植物油816万吨。这意味着,中国通过主要谷物以及肉蛋奶和水果蔬菜自给,辅之以大豆和食用油进口,维持着当前的食物供需平衡。 在这一背景下,贫困农村5岁以下儿童中营养不良者的比率逐渐下降(表1)。与其他年龄组以及同龄的城市和农村非贫困地区的儿童相比,贫困农村的儿童营养指标,对家庭的食品保障状况更为敏感。因此,根据这一年龄组的营养状况,可以推测他们家庭的食品可及性。1998-2009年期间,这部分儿童的低体重率从14.5%下降到6.6%; 生长迟缓率从36.4%下降到18.3%。据营养学家分析,农村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减少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民家庭收入提高和儿童膳食中的肉蛋奶比重增加(陈春明、何武等,2010)。这也表明,贫困家庭的食品可及性明显改善。 表1. 1990-2009年期间中国农村5岁以下的儿童营养状况 低体重率 (%) 生长迟缓率 (%) 年份 全国农村 非贫困地区 贫困地区 全国农村 非贫困地区 贫困地区 1990 16.5 -* - 40.3 - - 1995 14.1 - - 40.8 - - 1998 9.8 7.0 14.5 27.9 23.4 36.4 2000 10.3 7.4 15.8 25.3 19.1 36.9 2005 6.1 4.4 9.4 16.3 13.9 20.9 2008 5.1 3.9 7.3 13.7 10.9 18.9 2009 4.9 3.7 6.6 13.0 9.7 18.3 引自:陈春明、何武 等,2010,“快速经济发展中的营养”和“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营养状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营养监测项目工作组营养政策研究报告,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