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临床科室要准备的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临床科室要准备的资料

各临床科室要准备的资料 1、 2、 3、 4、 5、 6、 7、 8、 9、 科室情况介绍 科室“十二五”规划 科室工作计划(2010、2011、2012) 科室工作总结(2010、2011) 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2010版、2011版、2012版) 优势病种的疗效分析、总结、优化(2010版、2011版)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一级质控成员名单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控制制度 10、 应急管理制度 11、 传染病管理制度 12、 医疗风险预警机制 13、 医疗技术损害预警机制 14、 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手术科室) 15、 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手术科室) 16、 医患沟通制度 17、 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手术科室) 请各科室在6.1前将资料电子版交医务科 相关附件为参考资料要有自己的内容 附件1: 临床科室情况介绍 附件2 孝感市中医院××科发展规划 一、发展方向 二、主要目标(说明:三年的工作目标) 三、建设内容 1、文献整理 2、诊疗规范 3、基础研究(含:科研课题、论文发表) 4、梯队建设(含:人才培养和培训) 5、学术交流(含:承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6、基础设施建设(含:设备配备、病床设置等) 7、信息建设 ?? 四、关键指标 1、临床疗效 2、评价标准 注:1、标题可改为:湖北省“十一五”重点专科或湖北省“十五”重点专科、孝感市“十一五”重点专科 附件5诊疗方案样式 不寐的诊疗方案 一、中医病名:不寐 二、西医病名:失眠 不寐(insomnia)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相当于西医的失眠症。 三、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 (1) 轻者入寐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2) 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安、多梦。 (3) 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 难以入睡、睡眠浅,易醒、多梦、早醒。无睡眠感。亦有多梦、、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或彻夜不眠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诊断为不寐。 2、 西医诊断标准 (1)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 (2)心理上极度关注失眠,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 (3)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 (4)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疾病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二)症候诊断 1、肝郁化火 主症: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 次症: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2、痰热内扰 主症: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 次症: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 舌脉:苔腻而黄,脉滑数。 3、阴虚火旺 主症: 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 次症: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津少。 舌脉:舌红,脉细数。 4、心脾两虚 主症: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 次症:饮食无味,面色少华。 舌脉:舌淡,苔薄,脉细弱。 5、心虚胆怯 主症: 不寐,多梦易惊,心悸胆怯,遇事善惊。 次症:气短倦怠,小便清长。 舌脉:舌淡,苔薄,脉弦细。 四、治疗方案 (一)中药治疗 (1)肝郁化火 治法 疏肝泻热,佐以安神。 方药 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加味: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加茯神、龙骨、牡蛎以安神;若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郁金、香附等以疏肝解郁。 (2)痰热内扰 治法 化痰清热,和中安神 方药 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味:半夏、橘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生姜。加黄连、山栀。若心悸惊惕不安者,再加珍珠母;痰湿阻滞胃气不和者加神曲、山楂、来菔子。 (3)阴虚火旺 治法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方药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加味:黄连、阿胶、黄芩、鸡子黄、芍药。加柏子仁、酸枣仁。若心火旺为主见心烦不寐,口舌生疮,可用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朱砂、黄连、炙甘草、生地黄、当归);心阴虚为主者可用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制》:生地黄、五味子、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人参、玄参、丹参、白茯苓、远志、桔梗)。 (4)心脾两虚 治法 补益心脾,以养气血。 方药 归脾汤(《济生方》):党参、白术、黄芪、茯神、酸枣仁、龙眼、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 (5)心虚胆怯 治法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 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茯苓、茯神、远志、人参、石菖蒲、龙齿。 (二)针灸治疗 1.体针 (1)不寐:以养心安神为主,根据辨证选取所属经脉原穴或背俞穴,毫针刺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手法,或针灸并用。 主穴:神门、三阴交。配穴:肝郁化火,肝阳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