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毕业论文-浅谈犬蠕形螨的临诊治.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浅谈犬蠕形螨的临诊治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畜牧兽医系) 毕 业 论 文 学 生 姓 名: 专 业 名 称: 学 生 班 级: 指导教师姓名: 二零一二年 月 日 浅谈犬蠕形螨感染的诊治体会 摘要:犬蠕形螨病(Demodiosis)是犬蠕形螨过量繁殖引起的皮肤炎症性病变,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和较难治愈的皮肤病,并常与细、真菌等混合感染。患有蠕形螨病的犬,严重的可因继发全身性感染导致死亡。犬蠕形螨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注射依维菌素、多拉菌素等杀螨药及抗菌药控制继发感染,结合药浴和外用杀螨喷剂治疗。本文结合实际病例介绍犬蠕形螨的诊治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犬蠕形螨,诊断,治疗,预防 概述 犬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多发,南方比北方多发,寒冷的冬季少发。十年来通过2675条皮肤病犬调查,发现犬皮肤病仍主要为螨病和真菌性皮肤病,其中大多数为螨虫和真菌混合感染性皮扶病。螨病中常见的螨虫有蠕形螨、疥螨和耳痒螨,偶见背肛螨。临床中,两种以上螨虫混合感染的情况也较多见。近年来由于伊维菌素制剂的应用,疥螨和耳痒螨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而蠕形螨病有逐年上升趋势。调查结果显示:犬皮肤病中蠕形螨病占27.85%(74 例)又称犬毛囊虫病或犬脂螨病目前各年龄段的犬均有发生5~6龄的幼犬;短毛种的犬比长毛种的犬的发病率要高。该病常继发细菌、真菌感染,引起更严重的皮肤病0.22~O.25mm,宽约为0.045mm。雌螨长0.25~0.30mm,宽0.045mm,在寄生部位产卵。 2病因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接触性感染。常发于5-6月龄幼犬及机体瘦弱、营养不良或缺乏某种维生素的不洁犬体。在正常的幼犬身上,常有蠕形螨,但不发育。当犬皮肤发炎流出粘液时,螨虫大量繁殖引发本病。 (健康因素 当犬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时,毛囊内的蠕形螨便会出现克隆性生长繁殖,导致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环境因素 犬长期处于潮湿、阴暗的犬舍中,犬的体表卫生状况不好,皮肤容易受到细菌、寄生虫冰原的侵害,降低犬的抵抗力,易诱发蠕形螨病的。 (应激因素 犬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如母犬产仔、天气的变化、环境的改变、长途运输等,都会诱发蠕形螨。 ④品种差异 有些品种如德国牧羊犬、意大利灵提、英国老式牧羊犬、杜伯文犬、拳狮犬、沙皮犬、西施犬、藏獒等,比其他品种的犬更容易发生蠕形螨病。 3.临床症状 感染初期病变部位主要在耳廓外周、耳根、下腹部和腿部内侧皮肤。怀孕犬、哺乳期雌犬及幼犬发病时,均从下腹部开始出现红色的小丘疹,并迅速蔓延到胸腹部、下颌、面部及四肢等,最后蔓延至全身。病变部位与健康部位界限不明显。病变部位丘疹以毛囊为中心,皮肤潮红。丘疹进一步发展成脓疱,绿豆至豌豆大小,脓疱内有微红色粘稠的脓汁,镜检可发现大量蠕形螨的成虫、幼虫和虫卵。同时也可以查到大量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杆菌。病变部位脱毛,皮肤肥厚,由红色变成黑色。后期病变漫延到全身各部,被毛几乎全部脱落,皮肤皱褶,成了名符其实的“癞皮狗”,皮肤发出一种难闻的异味。一般病犬无瘙痒症状,病犬日趋消瘦,体质下降,精神沉郁,食欲下降。 4.临床检查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病料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到虫体即可确诊。虫体细长,外观呈蠕虫状。虫体分为假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组成。假头(口器)是由一对须肢、一对螯肢和一个口下板组成。雄虫的雄茎自胸部的背面突出。雌虫的阴门则在腹面。卵呈梭形,长约70~90微米。 方法一:拔毛检查法 拔取病变部位的毛发,在载玻片上加1滴甘油,把毛根部位置于甘油内,在显微镜下检查毛根部的蠕形螨。 方法二:脓液涂片法 以消毒的针尖或刀尖,将脓疱丘疹等损害处划破,挤出脓液直接涂片检查。 方法三:透明胶带法检查 将一段透明胶带贴在病变皮肤与正常皮肤的交界处,约过1min后揭下,贴在载玻片上镜检。 方法四:血液常规检查 若血沉加速、血红蛋白值下降、白细胞数增加,尤其嗜酸性白细胞百分比上升,可作为诊断辅助依据。 临床症状 临床上该病多表现为背部面积性的脱毛,并伴有红润的小突起。 临床症状可分为两型 鳞屑型:多发生于眼睑及其周围、口角、额部、鼻部及颈下部,肘部、趾间等处。患部脱毛并伴以皮肤轻度潮红和发生银白色具有粘性的皮屑,皮肤显得略微粗糙而龟裂,或者带有小结节。后来皮肤呈蓝灰白色或红铜色,患部几乎不痒,有的长时间保持不变,有的转为脓疱型。 多发于颈、胸、股内侧及其他部位,后期蔓延全身。体表大片脱毛,大片红斑,皮肤肥厚,往往形成皱褶。有弥漫性小米至麦粒大的脓疱疹,脓疱呈蓝红色,压挤时排出脓汁,内含大量蠕形螨和虫卵,脓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结痴,有难闻的恶臭。脓疱型几乎也没有瘙痒。若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