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第36讲.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三 第36讲

专题十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和重大理论成果必修第三册 时空坐标 知识主线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近百年中,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不断探索独立、富强之路。线索1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1)学造器物。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2)仿行制度。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3)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线索2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明确反帝反封建,成为国共两党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考纲要求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36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内容索引落实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考点研析考情考向 课时作业落实主干知识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一)新思想萌发(“师夷长技”)1.背景(1)清朝国势渐衰,社会矛盾尖锐。(2)读书人埋头读经,远离社会现实。(3)读书人与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4)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深。2.代表人物(1)林则徐①地位: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②著作:《四洲志》《华事夷言》。(2)魏源①著作:《海国图志》。②思想:“ ”,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3)洋务派①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②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3.影响(1)积极影响: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形成了社会思潮,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2)消极影响: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学习西方的主张,体现了其阶级局限性,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特别提示 “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夷”字的使用,说明无论是地主阶级抵抗派还是洋务派仍具有“天朝上国”的观念。(二)维新思想1.背景(1)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2)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突破了“器物”的限制。(3)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2.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3.理论武器:进化论、西方社会政治学说。4.核心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主张变法,建立 制,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君主立宪5.主要人物及主张(1)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纲领。出版《__________》,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在维新变法期间,全力策划新政。(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宣传民权;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的出路。(3)谭嗣同:是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4)严复:1898年,翻译出版《天演论》,提倡_______思想,成为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孔子改制考进化论6.影响(1)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2)通过变法以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着爱国主义激情。(3)要求建立 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4)传播了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具有启蒙意义。君主立宪特别提示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1)联系: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和进步的。(2)区别: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付诸行动,而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且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三)民主共和思想兴起1.背景(1)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2)《 》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3)一些知识分子认识到推翻清朝统治的必要性。(4)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兴起。辛丑条约2.表现(1)1894年,兴中会誓词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2)1903年,章太炎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批判保皇立宪主张,邹容在《革命军》中宣传反清革命思想。(3)1905年,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将“建立民国”确立为奋斗目标。(4)1905~1907年,围绕要不要革命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