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枣核 教案
《枣核》教案
教学目标:
1、 感受人物思乡恋土的思想感情,引发爱家报国的情思。
2、 自读要点:
重点:人物思想感情及其表达。
难点:认识课文设置悬念的构思特点。
3、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
自读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那就是我》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要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准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2、 同桌互相概述,交流互补。
3、 择优为全班示范概述,教师点拨。
三、再读课文,引导体会设置悬念的构思特点:
1、 提问:课文开头写了“同窗”向我索要枣核,却迟迟不说出它的用途,这是为什么呢?
(要求在文中圈画批注,用心体会)
2、 学生交流。
3、 教师点拨明确:课文几处“卖关子”,“故弄玄虚”,不说出枣核的用途,是为了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疑问,以致引人入胜。
其实,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卖关子”就是设置悬念。作者在文中故意设置“疑问”,促使我们在阅读中急切期待了解“同窗”索取“枣核”的用意,从而手不释卷、欲罢不能。
悬念一:“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是“蹊跷”,背井离乡几十年,故土牵魂夺魄之物多矣,为何单要几颗生枣核?文章看似起笔平平,但一下子抓住了读者,不由你不读下去。
悬念二:二人见面“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这“故弄玄虚”,的确很吊人胃口,枣核的用途一问便知,可他偏不正面作答,非让你“等会儿”,那么,读者只好带着疑问去读下文了。
悬念三:“他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两个“分手快有半个世纪”的同学不去倾心长谈,为何踏访花园?悬念之上又设悬念,真可谓是“紧锣密鼓”。
当层层设置悬念之后,“他”才道出了枣核的用途:“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的那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简简单单几句话,却说出了他“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的感情,至此,我们也被他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
四、又读课文,引导研究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1、 提示:初读课文时,我们就被文中同窗的爱国之情深深打动,为什么呢?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呢?
2、 学生研究相关段落,并作好圈画批注。
3、 全班交流,明确:
(1) 以小见大、以物传情。
作者借具体事物表现抽象的感情:a)以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b)将这位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融化在栽种杨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等细节中。
(2) 烘托手法的运用:
课文不惜笔墨,写“同窗”在美国的居住环境的美丽(“一片嫣红”、“定会有枫城之称”等);写“同窗”生活条件的现代、优越(“三层小楼”、“车库门……自动开启”、“后花园”);写“同窗”全家事业有成(“老伴儿在研究所做营养试验”、儿子在潜艇当总机械长、女儿在哈弗教书),但仍感不足,“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显然,课文以对“同窗”生活情况的介绍为背景,烘托了她强烈的思乡之心,爱国之情,突显了故土、祖国在她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4、 分组朗读具体表达思乡情意的段落,加深理解。
5、 齐读末节,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五、由学生简介课文写作背景及作者,并归结全文:
1、有关背景及作者
2、有关主题。
3、关悬念。
4、有关以小见大,以物传情,及烘托手法的运用。
六 布置作业:
1、 拓展延伸:要求搜集、摘抄、表思乡爱国之情的诗歌、歌词并作一点点评。
2、 语言积累。
相关资料:
一、《那就是我》歌词
我思恋故乡的小河 还有河边吱吱歌唱的水磨
噢--妈妈 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我思恋故乡的炊烟
还有小路上赶集的牛车
噢--妈妈 如果有一只竹笛向你吹响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我思恋故乡的渔火 还有沙滩上美丽的海螺
噢-妈妈 如果有一叶风帆向你驶来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就是我
我思恋故乡的明月 还有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
噢-妈妈 如果你听到远方飘来的山歌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二、悬念:在文学作品中故意设置“疑问”或矛盾冲突,造成并维持读者期待、关切的心情的方法。
期待是一种艺术享受。作者一旦把矛盾摆在读者面前,他们就会对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变化产生期待的心理。期待心理是悬念的实质,因此,悬念的设置要尽量早,而其消释则宜尽量晚些。
读者明确感到问题的存在,但对后事一无所知或略知一二是悬念设置的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教案 (表格式).doc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0课《端午粽》word教案.doc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1课《彩虹》word教案.doc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word教案.doc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3课《荷叶圆圆》word教案.doc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5课《文具的家》word教案.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