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学教案培训资料医学中小学上课资料
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 呼吸道传播的细菌是指以呼吸道作为侵入门户,感染人体致病的一大类细菌。本章重点介绍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百日咳鲍特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才团菌等。 第一节 分枝杆菌属 第二节 白喉棒状杆菌 第三节 百日咳鲍特菌 第四节 流感嗜血杆菌 第五节 嗜肺军团菌 第十章 分枝杆菌属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微弯曲的微生物,有时有分枝或出现丝状体。细胞壁含有大量的分枝菌酸,一般不易着色,一旦着色后,能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故又名抗酸杆菌。对人致病的主要有: 一、 结核分枝杆菌 二、 麻风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菌体细长、微弯曲的杆菌,常聚集成团或分枝状排列,抗酸染色阳性。电镜下可见荚膜。 (一)形态与染色 结核杆菌痰涂片 结核杆菌电镜照片 结核杆菌荧光染色电镜照片 一、生物学性状 (二)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 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6.5-6.8,生长缓慢。菌落表面干燥呈颗粒状,形似米黄色菜花状。 在罗氏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 (三)抵抗力及变异性 由于细胞壁内含有大量脂质,对酸、碱及干燥有很强抵抗力;但对70-75%乙醇、湿热、紫外线敏感;易产生形态、毒力和耐药性变异。 结核杆菌分枝生长现象 四、防治原则 WHO提出控制结核病的方法有: 1、发现和治疗痰菌阳性者; 2、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一、预防: 二、治疗: WHO建议推广“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 (DOTS)方案: 现埸督促患者服用利福平与异烟肼等规定药物 第二节、麻风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简称麻风杆菌,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引起麻风。麻风病是一种潜伏期长,发病慢、病程长的慢性传染病。 麻风杆菌形态、染色均与结核杆菌相似,是典型的胞内寄生菌,常成团或成束存在于吞噬细胞内,细胞呈泡沫状,称为麻风细胞。 经破损皮肤粘膜、呼吸道 人是本菌的唯一感染者 麻风病分为二型二类,即结核样型麻风(闭锁性麻风)和瘤型麻风(开放型麻风);界线类和未定类。 复习思考题 1、比较两类厌氧性细菌的感染特点。2、简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理和防治原则。3、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物质有哪些,它们在致病中起着哪些作用?4、试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分析其不同结果的医学意义。 第十一章 其他病原性细菌 第一节 白喉棒状杆菌 第二节 百日咳鲍特菌 第三节 弧菌和弯曲菌 第二节、白喉棒状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细菌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似棒状,多单个存在或排列成V、L等文字,革兰阳性,美兰染色或Albert染色后,可见着色较深的异染颗粒。 白喉棒状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本菌营养要求高,在吕氏血清斜面或鸡蛋斜面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形成灰白圆形突起的光滑菌落。 在亚碲酸钾血平板上培养呈黑色菌落。并据此可将本菌分为:重型、中间型和轻型。 白喉杆菌对湿热和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但对干燥、寒冷、日光抵抗力较强;对青霉素等抗生素敏感。 白喉棒状杆菌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A B A 白喉外毒素由A(毒性)亚单位与B亚单位组成 宿主细胞表面有与B亚单位结合的受体 1、致病物质: 白喉外毒素由A、B两个亚单位构成,通过B亚单位的转位介导,使有毒性的A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质内,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导致细胞变性和坏死。 白喉棒状杆菌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所致疾病: 病人和带菌者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细菌在鼻咽部生长繁殖并释放白喉外毒素,致粘膜细胞坏死,粒细胞和纤维素渗出,形成灰白色膜状物——假膜。故名白喉。毒素还可毒害心、肝、肾、肾上腺和外周神经,引起并发症,甚至死亡。以体液免疫为主,免疫力牢固。 咽白喉 白喉棒状杆菌 (三)微生物学检查 咽拭子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鉴定 白喉棒状杆菌 (四)防治原则: 预防:注射白喉类毒素 或百白破三联疫苗 治疗或紧急预防:早期足量注射白喉抗毒素及抗生素。 第三节、百日咳鲍特菌 百日咳鲍特菌简称百日咳杆菌,是引起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的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本菌为G性小杆菌,有荚膜、菌毛。 营养要求高,经鲍-金培养基培养,可见不透明的“水银珠”状菌落。 抵抗力不强,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敏感。 百日咳鲍特菌 百日咳鲍特菌 (二)致病性: 细菌经呼吸道传染;主要致病物质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