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管理-中州科技大学
知識管理-理論與實務 第二章 知識管理的 基本概念 第二章 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 「 經濟」是泛指運用新的科學技術、員工的創新、企業家的毅力與冒險精神,作為經濟發展原動力的經濟。但是科技與創新都需要知識的投入,於是知識經濟便成為新經濟最重要的一部分。 第一節 知識的經濟效益 彼得聖吉 (P.Senge) 指出,未來競爭優勢的唯一來源是組織所擁有的知識,以及組織能夠較其競爭對手擁有更快速的學習能力 而知識就是興起中生產模式之核心要素。新經濟的「知識」確實已逐漸取代先前傳統經濟的土地與能源地位,而成為創造財富的新工具。 (一) 新科技帶來的新興產業 以資訊科技產業為主,包括電腦、網路、通訊等相關產業。 (二) 既有產業的科技化 知識經濟中的第二種形式,是指經由創新發明為既有的產業帶來的新產品,而創新是這類知識經濟強調的重點,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展現「創新」的方式很多,無論是一個新的想法,或是嶄新的音樂風格,都是創新的一種形式 。 (三) 去生產的知識型企業 知識經濟的第三種形貌是指企業以「知識」作為其產品與服務的主要內容,而將生產製造的重要性降低。 在傳統產業中,專業的服務業是這類知識型企業最典型的代表。 隨著文明的演進,知識型企業的形貌也趨於多元化,但深究其經營內容,知識型企業販賣的產品或服務,主要是以知識為核心的資源、包括品牌、制度、作業系統及資料庫等等。 (四) 知識(教育文化)產業化 知識光譜上端顯示的「知識經濟」是和下端以資訊科技為主軸的「知識經濟」,呈現完全不同的內容與觀點。 在這裡,所謂的知識經濟,其內容是以文化為主軸,強調將教育、文化活動經濟化。 知識經濟化的內容包含了娛樂、文化藝術、旅遊、出版與教育等項目。 第二節 知識經濟的重要內涵 識經濟的來臨,是人類第一次不需 要依賴實體的資源,而只要擁有知識管理與創造的能力,就可以形成財富的時代。此外,知識經濟的出現也形成一個以知識管理為導向的經濟體系。 識始終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因 素,當它一旦取代物質或資本成為人類經濟活動中追求價值的基礎時,由於知識無論在創造、擴散、累積各方面的本質特性均不同於傳統有形的資源,所以將使得社會的價值體系、組織結構、生活方式等產生重大的變革。 一、知識經濟的核心理念 二、知識經濟的特質 表2-1 知識經濟的特質在人力資源與科技應用上之比較 表2-1 (續) 表2-1 (續) 表2-1 (續) 第三節 知識管理對知識經濟發展的影響 邏輯的角度來思考,我們可以說知 識管理是一種管理的方法與工具,組織可以藉此一手段在組織內累積智慧資本,而最終希望看到的是,知識管理的方法與工具必須與策略做完美的結合。 一、知識取代技術 1999年4月,美國總統柯林頓在一場新經濟會議中這樣解釋新經濟:「新經濟是以技術為動力,因創新與進取的精神而蓬勃發展。」(The new economy is an economy that’s fueled by technology, driven by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s.) 由此可見,新經濟時代企業價值創造的三大特色是科技、創業精神及創新。 知識包含技術,並取而代之,成為第五項生產因素。 表2-2 知識成為第五種生產要素 二、知識與人力資源的關係 人力資源是知識經濟的重要議題,特別是就各種類型的知識加以觀察,有關事實的知識(know-what) 是由相關領域的專家。 「知道為什麼的知識」(know-why) 主要來自研究實驗室或大學研究所。 「知道如何去做的知識」(know-how) 則是由熟練人員或企業組織,經過實作而逐漸累積。至於「知道誰擁有所需要的知識」(know- who),則是由個人、人際網絡或人力資料庫所擁有。 三、以美國為例-製造業還是主力 知識的累積是按等比級數增加,每一項創新都為後續的創新製造更多的機會《經濟日報》。 新經濟的第一個迷思就是舊經濟當中的主力—製造業,將會被新經濟給打入冷宮。然而實際的證據卻顯示,扮演舊經濟主力的製造業,並沒有消失,只是被「重新發明」、「重新定義」而已。 表2-3 知識的類型與人力資源的關係 四、台灣知識產業近況、展望 台灣經濟主要是靠企業的努力,由此觀察,台灣要在全球知識經濟中占一席之地是很有希 望的。 (一) 過去 根據OECD的定義,台灣1996年的知識密集型產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比率是40.6%,跟工業國家的50%相差不遠,預計2006年後應可趕上工業國家的水準。 1991年至1996年知識密集型產業的附加價值平均增加率為11.5%,高於同期全體產業的9.9%和非知識密集型產業的8.9%,顯示台灣社會經濟快速的轉型,知識密集產業已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班语言绘本《章鱼先生卖雨伞》PPT课件(原版有声动态).pptx
- 大学毕业设计 汽车悬挂系统设计.doc
-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pptx VIP
- 2023年故宫博物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蒸汽爆破法制浆的研究进展 .pdf VIP
- 幼儿园园本培训课件.pptx VIP
-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汉办预测卷二.docx
- JB_T 14047-2021CN超超临界汽轮机用ZG13Cr9Mo2Co1NiVNbNB耐热钢铸件 技术条件.pdf
- 深入贯彻学习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