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古代秘书制度演变 秘书素质与典型榜样 组图
在我国古代,秘书被称为史官、御史大夫、尚书、长史、主簿等,具有掌管图书典籍,收发奏章、草拟和上传下达的职责。私人秘书始于清朝,称幕客,也称西席、馆师、宾师等,俗语称为师爷。是辅助决策,综合协调,沟通信息,办文、办会、办事等为主要职能。
    A.古代秘书漫谈
古代中国皇帝的身边也有秘书,为朝廷撰写公文。公文的形式五花八门,诏书,圣旨,甚至墓志铭,所不同的是,古代秘书撰写的是有偿公文。?开皇年间,隋朝开国元勋郑译复爵沛国公、位上柱国。郑译在几年前被贬为隆州刺史,这次回京治病,隋文帝设宴招待他,宰相高颍等人都来作陪。在喝酒言笑中,隋文帝忆起旧情,便当众宣布恢复郑译的沛国公爵位,并当即指示内史令李德林起草诏书。高颍见郑译喜事降临,便开玩笑说:“笔干了。”言外之意是要花钱买笔墨了。郑译回答说:“我出外做地方官,这次因病请求回京,承蒙皇上批准便打马回朝,无一文钱在身,拿什么给你们‘润笔’呢?”隋文帝听罢大笑。?据清代学者赵翼考证,润笔这个词儿便是从这里来的。现在作文受酬俗称稿费,古代则通常叫做润笔。?古人作文受酬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为活人写寿序,给死者撰碑文。如唐代大散文家韩愈,写碑文颇得润笔之利;北宋诗人王禹偁贬官外放商州时,也写过好些碑文,且自作诗云:“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二是为皇帝、大臣和朝廷、官府起草公文受赏赐。这种公文可称作有偿公文。?古代秘书撰写公文,和作家撰写寿序碑文一样,有时是可以得到赏赐、获得酬劳的,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二中说,在宋初,秘书写公文“皆有润笔物”。宋太宗赵光义时,还“立润笔钱数,降诏刻石于舍人院(秘书办公的地方),每除官(任命官员)则移文督之”。?秘书领了俸禄,写公文却还要另外获酬,而且在宋朝还订立制度要大家共同遵守,这种做法确实让人费解。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那就是秘书的俸禄普遍很低,有的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生活。杨亿是公文大手笔,长期在朝廷从事秘书工作,因为家贫,他曾经请求去地方上做官。他在乞郡表中说:“虚忝甘泉之从官,终作莫敖之饥鬼。”他是朝中头号大秘书,生活境况尚且如此,其他人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为改善秘书生活,增加他们的收入,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开始让翰林学士兼任外朝官,秘书的经济待遇才有所改善。可是元丰改制后,这一决定被取消了,秘书们于是又回复到以前贫穷的地位。?政治地位崇高而经济待遇微薄的秘书们索要乃至催要润笔,除了他们的薪俸远远低于同一品级的地方官员,只有通过收取润笔作为经济补偿,才能够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他们不得不为之的苦衷,那就是秘书们写公文得到的润笔钱物,并非起草公文的秘书独得,而是翰林学士院(中书舍人院)全院官员乃至后勤职工(吏人、院驺)共同分享的。这就像现在有些体育运动队的运动员得到了奖金,不是运动员一个人独享,而是单位全体人员按规定比例分成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起草公文的秘书不去索要或催要润笔,他的同事也会督促他去做这件事;如果起草公文的秘书脸皮薄,打死他也不肯亲自出面去要润笔费,那么院里就要派人去催索了。尽管利益分配可能有多有少,但因为谁都有份,催索润笔之事自然人人乐而为之,大家有着很高的积极性。?在唐宋名人的文集里,往往收有大量的碑志、墓志铭之类文章。这类文章绝大多数没有什么读头。这些名人,用自己的如椽大笔,替别人写一些言不由衷、歌功颂德的文字和拍死人马屁的文章,如果单纯认为是为了几个“谀墓钱”,那是不符合事实的。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是因为与文主本人或他的亲属交情深厚或者碍于其他情面而不得不为之的。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一直没有被人注意,那就是:他们写这些文章,有的是奉命而作,是本职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不能不写的。就像现在的秘书要为死人写悼词一样,古代的秘书同样承担着这方面的工作。当然,那个时候不叫悼词,而是被称为碑志、墓志铭之类。还有一点不同的是:现在的秘书写悼词,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古代秘书奉命撰写碑志、墓志铭,却可以得到大量钱物,所以不管于公还是于私,他们都难以拒绝这种差使。?但也有例外。苏轼是有名的大文豪,但他不轻易给人写墓铭。他说过:“轼于天下,未尝铭墓。”即便是地位很高的皇亲国戚、宰相一类的人相求,他也不答应。翻一翻他的文集,苏轼平生只给七个人写过墓志铭,而真正属于他自己写的,也就是富弼、司马光、范镇等五人。另外二人,是代别人写的,严格说来不能算作他的文章。就是他自愿写的五个人的墓志铭,也是各有特殊情况,其中富弼等二人的墓志铭,就是奉诏而作的,属于完成工作任务性质。?苏轼极少铭墓之作,珍惜自己的名声固然是其主要原因,但同时也表明他是一个看轻钱财之人。正因为有着重名轻利的良好声誉,所以苏轼做翰林学士时,当要拒绝皇帝的旨意,不作墓铭,也就显得十分理直气壮。如元佐年间,宋哲宗有一次下令要他为故同知枢密院事赵瞻书写神道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神分析-人格and-人际交往课件.ppt VIP
 - 儿童A族链球菌咽扁桃体炎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5).pptx VIP
 -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 讨论 教学设计 .docx VIP
 - 2023年最新资料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中兴通讯为例.docx VIP
 - 精神分析人格and人际交往课件.pptx VIP
 -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4版)张绍群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