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 第1部分 专题3 第3讲
核心专题突破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 第3讲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栏目导航 2年考情回顾 真题解题示范 考场答卷诊断 对点规范演练 满分技法点拨 2年考情回顾 考情总结 “评价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必考点,考查的重点在于根据诗句内容读懂诗歌。 设问方式 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或情感变化)。 [例](2016·山东卷,14(2)), (2015·天津卷,14(3))。 ②诗歌××(句、联、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例](2016·江苏卷,11),(2015·全国卷Ⅰ,9),(2015·全国卷Ⅱ,9)。 ③诗歌运用××(典故、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例](2016·全国卷甲,9),(2015·重庆卷,11(2))。 审题要点 ①审清所给材料是局部的(某词、某句、某联、某片)还是全诗的。如材料是局部的,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把握;如是全诗的,则要分成几个层次看。 ②审清是要概括还是分析。这两种问法同中有异,“分析”题不仅要概括,还要结合诗句分析。 解题要素 情感概括题 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感情基调(这里的“感情基调”多用一两个双音节词来表示,如惆怅、孤独、悲愤、闲适等)。 情感分析题 ①概括+具体(先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情感的依据和来由)。 ②具体+概括(先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情感的依据和来由,再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 (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真题解题示范 【注】 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5·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残春旅舍 韩 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考场答卷诊断 【注】 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考生答案1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流徙闽地的孤独愁苦,也表达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 问题诊断 脱离诗句,只贴标签不作分析。 考生答案2 “禅伏诗魔”表达了作者客居馆舍中的寂寞;擦拭官帽和朝簪上的尘土,表现作者虽流徙异地仍忠于皇帝、心系朝廷;“酒冲愁阵”表达了作者借酒浇愁的悲愤。 问题诊断 情感概括整合不准确,分析层次混乱。 剖析矫正 考生答案1和考生答案2均未能结合诗句分层次作具体地分析。这首诗是作者客居闽时所作,当时唐朝已亡,诗歌旨在抒发对唐王朝的怀念之情。答题时,一要结合注释①来知人论世,二要读懂诗人之情语,三要分层答题。 满分答案 分析评价思想感情题“三突破” 一、“读”的突破:读出情感 除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如观标题、联作者、找诗眼、借注释、知流派)外,会读善读特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清层次 所要分析的语言片段是“字”“词”“句”“联”“阕”“篇”。除“字” “词”外,其余的都能理清层次。层次往往对应着感情要点的层次,而感情要点的层次又往往对应着答题要点的数量。 满分技法点拨 2.明确位置 除要分析的是整首诗的思想感情外,剩余的语言片段在诗中都有确切的位置。如尾句(联)一般是全诗思想感情最集中的地方,抓住了尾句(联)就把握了全诗。如果要分析的是中间句(联),除要细读该句(联)内部外,还要联系上下句分析。 3.抓住关键词 从传达诗歌情感、主旨的程度上看,关键词有显性与隐性之说。 (1)显性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 “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写作 专题十七 微写作.ppt
- 2017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写作 专题十六 行文与表达.ppt
- 2017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写作 专题十五 审题与立意.ppt
- 2017年度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一 词语使用和病句辨析(课件).ppt
- 2017年2017年高考语文增分策略:5.2易错点睛与技法点拨 .ppt
- 2017年2017年高考语文增分策略:6.1考点探究 细解简明连贯等五大考点掌握解题要领 .ppt
- 2017年2017年高考语文增分策略:5.1考点探究 .ppt
- 2017年2017年高考语文增分策略:6.2易错点睛与技法点拨 .ppt
- 2017年度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ppt
- 2017年度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七 古诗词鉴赏(课件).ppt
- 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七 写 作 第1部分 专题7 第5讲 .ppt
- 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 第1部分 专题3 第2讲 .ppt
- 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 第1部分 专题3 第4讲 .ppt
- 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1部分 专题2 第2讲 .ppt
- 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部分 专题5 第1讲 .ppt
- 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六 语言文字运用 第1部分 专题6 第1讲 .ppt
- 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部分 专题5 第2讲 .ppt
- 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六 语言文字运用 第1部分 专题6 第2讲 .ppt
- 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六 语言文字运用 第1部分 专题6 第3讲 .ppt
- 2017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快递(课件)--80年后我们为什么还要纪念长征.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