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近端阻塞病理与手术治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端 输卵管阻塞的病理与手术治疗 概况 输卵管疾病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病因: 国际妇产科联合会1990年结果显示约占不孕妇女的20%~30%; 国内为20%~32.8%; 几个概念 输卵管炎症阻塞为主: 国外报道50%以上,国内报道达70%; 发生率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宫内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的增多; 单纯位于近端约占10%?25%: 常涉及近端、中段或伞端, 解剖与生理特点 病因学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解剖与生理特点 间质部和峡部的一部分,其中有UTJ; 间质部长约1~2.5cm,直径0.8~1.4mm,纤毛细胞明显减少; 峡部长约2~3cm,直径1~2mm,纤毛细胞占上皮细胞总数20%~30%。 UTJ结构上是子宫三层肌组织与输卵管肌层的转折点。 功能上: UTJ具有括约肌的作用: 调节精子和受精卵的运送; 阻止月经血和和产后蜕膜细胞倒流; 峡部(尤其是近端): 精子获能、发生顶体反应和贮存的部位; 调控贮存于峡部精子的释放; 病 因 一、感染 输卵管内膜炎症 堵塞 不 功能影响 孕 输卵管周围炎症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导致盆腔感染和输卵管炎症的病原体多为 厌氧菌和需氧菌,两者并存或多种厌氧菌混合感染(10%-30%); 淋病双球菌和结核菌感染所致输卵管炎症阻塞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沙眼衣原体(CT)和支原体感染目前已成为盆腔炎症疾病和生殖器炎症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输卵管不孕CT感染率达74%,UU感染达82%之多. 感染的途径: 主要经宫颈或子宫内膜伤口侵入,沿生殖道粘膜上行感染输卵管粘膜,它常发生在流产、分娩、宫腔内操作及异物残留后感染。 其次为沿阴道上部及宫颈旁腹膜后淋巴系统向输卵管延伸,也见于流产后、产褥期及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感染。 第三,血道感染。 我们的结果显示: (2000年,张帝开等,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医院近端输卵管闭塞性不孕症的发病率 组别 总人数 输卵管性不孕症 近端输卵管闭塞性不孕症 (妇科) 病例数(发病率%) 病例数(发病率‰) A 2852 27(0.947) 7(2.454) B 3253 52(1.598) 20(6.148) C 3226 132(4.092) 67(20.769) 1995年,张帝开等,中华妇产科杂志 临床特征与病理类型的关系(例数) 临床 例数 慢性 输卵管子宫 结节性 管腔纤维 输卵管 未发现 表现 炎症 内膜异位症 输卵管炎 闭塞 结核 明显病变 人工流产 刮宫史 10 6 2 2 0 0 0 放置IUD 4 4 0 0 0 0 0 异位妊娠 1 1 0 0 0 0 0 盆腔炎史 5 4 1 0 0 0 0 其它 13 9 0 0 2 1 1 合计 33 24 3 2 2 1 1 管腔变窄 粘膜上皮部分脱落 固有层及肌层纤维组织增生 LC、NC浸润 管腔纤维组织填塞 粘膜上皮消失 各层纤维组织增生 散在LC浸润 输卵管纤维组织增生; LC浸润为主; 结核球; 干酪样坏死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 常发生于输卵管间质部或峡部,导致输卵管近端阻塞,占14%~18%; 引起盆腔广泛粘连 阻塞 影响摄卵 影响孕卵运行 病理形态学: 粘膜层、肌层、浆膜层有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纤维组织增生、LC浸润; 管腔变窄或闭塞。 三、结节性输卵管炎 最新理论认为:SIN是输卵管上皮侵入肌层,继发输卵管肌层肥大(类似异位症的过程);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