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细有机合成加氢.ppt
醛、酮加氢活性上有差异,反应条件不同,醛加氢条件缓和些,温度较低,酮加氢温度高一点,甚至有时在压力下进行。 醛容易加氢,但加氢过程中有副反应发生,若催化剂活性不够或反应温度过低会发生醛和生成醇之间的缩合: 若反应温度过高,有会发生醛的自身缩合: 2RCH2CHO RCH2-CH-CH-CHO H2 RCH2CH-CH-CH2OH OH R OH R 二元醇 所以醛在加氢时,反应温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饱和脂肪醛加氢在实际生产中主要是用来制备伯醇,如正丙醇,正丁醇,及高C伯醇, 而醛是由烯烃羰基化合成的: b.不饱和醛、酮的加氢问题复杂一些,即部分选择加氢,全加氢。 * 不饱和双键和羰基同时发生加氢,生成饱和脂肪醇的反 应相对容易控制,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催化如: *不饱和醛、酮部分加氢比较难控制 酮羰基加氢活性差,不饱和双键加氢好控制些,采用Pt、Ni、Cu等催化剂,在与烯烃加氢相似条件下反应即可。 相比之下,不饱和醛的选择双键加氢比较困难,在催化剂和条件的选择方面要十分小心, 70%, 有少量全加氢生成饱和醇。 若将不饱和醛保留双键,制不饱和醇,则要选择对含氧官能团加氢有效的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采用缓和的加氢条件: RCH=CH-CHO H2 ZnO.Cr2O3 RCH=CH-CH2OH 不可避免会有部分双键加氢生成饱和醛。 9.7.2 脂肪酸或酯的加氢 a.饱和脂肪酸或酯的加氢 RCOOH RCHO RCH2OH RCH3 由于醛比酸更易加氢,所以要由酸制醛是不易控制的,需用间接方法,如将脂肪羧酸转化成酰氯,再用Pt、Pd催化加氢还原: RCOOH RCOCl H2 Pt.Pd RCHO 脂肪酸加氢在工业上有价值的应用是制高碳醇。从还原看,控制在醇这一步常伴有副反应生成烷烃,而且脂肪酸直接加氢条件苛刻。解决的办法是先将羧酸转变成酯,然后再加氢得醇。 RCOOH + CH3OH RCOOCH3 H2 RCH2OH + CH3OH 以天然油脂为原料,通过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可得脂肪酸甲酯,再加氢得相应醇: CH2-OCOR CH2-OCOR CH-OCOR + 3CH3OH 50~70℃ OH - 3RCOOCH3 + CH2-OH CH-OH CH2-OH H2 RCH2OH 由天然油脂生成的脂肪醇主要是C12、C18醇。 酯加氢的主要副反应,一是加氢不完全,原料甲酯与生成的脂肪醇进一步发生酯交换,生成脂肪酸高碳酯: 另一个副反应是加氢过头生成饱和烷烃。 如: 加氢反应要求条件比较高 250~350?C,25~30MPa. 饱和二元酸的酯通过加氢制相应二元醇,而乙二醇合成: b. 不饱和羧酸和酯的加氢 保留双键,使羧基还原的催化剂 ZnO,Cr2O3 (油酸甲酯) (油醇) 保留羧基,双键加氢的催化剂是分散在载体上的Ni或兰尼Ni。 羧基加氢还原的催化剂一般用金属氧化物: 如:工业上将常温下为液态的不饱和油脂加氢成固体饱和油脂 不饱和羧酸加氢的重要实用价值是将顺丁烯二酸酐转化成γ-丁内酯,再转化成四氢呋喃或吡咯烷酮: H C C O O C H C O H 2 H 2 C C O O C H 2 H 2 C H 2 H 2 C H 2 C O C H 2 H 2 C N H 3 T . P H2 C C O N H C H 2 H2 C 9.8 含氮化合物的加氢 含氮化合物主要指酰胺,腈类,硝基化合物,通过加氢制胺,这里讨论前两种,硝基加氢放在下一章讨论。 9.8.1羧酸的氢氨解 羧酸的氢氨解包括二步反应: 第一步高温脱水不需催化剂,第二步加氢用Ni,W,Mo硫化物催化,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工业上这二步反应中间产物不分出,一起进行,以羧酸为原料制胺。 从上述反应可看到,生成的伯胺同样可与原料羧酸进行脱水: 要得到伯胺,必须没法抑制仲胺副反应发生,使NH3大过量。 *与羧酸类似,醛、酮也能发生氢氨解,中间产物不是酰胺 而是亚胺。 *工业上由醇通过氢氨解制胺,实际过程第一步是醇在酸性 催化剂下脱氢成醛,然后醛再氢氨解得胺。 + N H 3 R 2 C O R 2 C O H N H 2 R 2 C N H H 2 R 2 C H N H 2 此外,近年开发的新技术,由脂肪醇与二甲胺,甲胺在Ni催化下制烷基叔胺: 9.8.2 腈类加氢 催化剂Ni,Co,Cu压力下完成 实际上经过亚胺中间产物 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章--粗纱纺纱学.ppt
- 第六章-发酵乳制品的加工.ppt
- 第六章-发酵乳制品的生产-2012.4.9.ppt
- 第六章-发酵工程.ppt
- 第六章-自捻纺纱.ppt
- 第六章3-凹版制版.ppt
- 第六组--乳制品中微生物的检测.ppt
- 第六节---乳和乳制品的营养价值.ppt
- 第六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ppt
- 第十一章-其它乳制品.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