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政史地]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ppt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下列符合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有 ①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推行新经济体制 ②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推行收购制 ③个人独断专行,瞎指挥,出尔反尔,政策不稳定是其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④改革中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 ③失败的共同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斯大林模式 ④两者都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内进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俄国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2、内容: (1)开始阶段:经济领域 ①改革的方向和原则: a.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式管理经济; 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c.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②改革的问题: 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已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从根本上触动了经济体制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1985~1991) 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3、结果 失败 ① 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② 宏观政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③ 后转向政治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1985~1991) 思考:苏联经济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斯大林模式,为什么戈尔巴乔夫打破了斯大林模式,其经济体制改革却仍然遭到了失败?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 对这句话得理解正确的是: A.戈氏坚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模式 B. 戈氏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同时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有人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改病了,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死了。 (06江苏)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的削弱 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 D.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从苏联经济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正确的认识: ① 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具有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没有规律可寻。③改革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④社会主义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 A: ① ③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② ④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材料一:1956年,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描述了当时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民迫切期望。信中写道:“……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我们已取得重大成就,但目前大家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而不是为了自己。所有人都应该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绝不能拖延了。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在农村几乎吃不到糖。而关键是饮食情况年复一年地得不到改善。瞧瞧集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B-T 2491-1994 扣件组装疲劳试验方法.pdf VIP
- 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并发症-中国骨与关节杂志.pdf VIP
- 2025年银行纪检笔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企业经营决策讲义》课件.ppt VIP
- 中小学生牛奶配送项目 投标方案.docx
- 2024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鸭塘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样板工程验收记录.docx
- YY_T 0466.1-2023 医疗器械 用于制造商提供信息的符号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 七年级数学新课标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docx VIP
- 燃气发生器结构和系统详解.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