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麦肯锡-中国汽车产业再出发.pdf
管理营销资源中心 M M Resources Center /
中国汽车产业再出发
作者: Paul Gao
来源:《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 2002.1
全球汽车制造商可将整辆汽车的制程外包给中国厂商,有效控管在中国投注的成本与资金,
为全球营运版图增添一处策略要塞
面对未来五年全球汽车销售量陷于停滞的前景,世界最大的几家汽车制造商莫不处心积虑,
想在中国这个少数被看好的市场之一攻占一席之地。中国国内汽车销售量,正以每年 10%以
上的速度成长,未来五年内,可能高达全球成长率的 15%。到目前为止,全球汽车制造商在
中国采取的合资策略颇为成功,他们使出大手笔,投资在中国合作伙伴经营的装配工厂。但
是随着中国大陆市场竞争越趋激烈,为追求有利可图的市场占有率,他们可能必须另外采取
新的对策。
采取「轻资产策略」(asset-light strategy),可促使主要汽车公司全力发展自己最擅长的
产品与品牌研发作业,至于零件供应,以及整个装配流程,则都外包给中国汽车制造商,以
充分利用他们颇具竞争优势的成本结构。尽管在这种前途看好的市场缩小投资规模,可能显
得颇为大胆,但是,将制造业务外包,在其它行业并非少见,而且在汽车业亦非史无前例。
尤其是中国汽车工业及市场的特性,更使得外包的作法特别具有吸引力。外包作业有助于中
国汽车制造商跨出跻身全球生产基地的第一步,但欲使此一策略奏效,全球汽车制造商必须
培养中国伙伴的技能,相对地,这些中国伙伴也必须深信,欲创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
从事代工生产将比自创品牌更为有利。
激烈的竞争蓄势待发
尽管 2000 年中国汽车销售量超过 210 万辆,仅次于六个国家,但是其轿车市场才处于起步
阶段。的确,中国每年汽车销售量仅有 60 万辆,平均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不到 10 辆,相较之
下,台湾为 250 辆,德国及美国则超过 500 辆。但是,随着路况改善,新的销售及经销通路
建立,汽车市场管制解除,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汽
车需求量势将随着中国经济继续成长而扩大(见图一)。
管理营销资源中心 M M Resources Center /
全球企业与本地公司组成重量级的合资企业从事生产与销售,在满足上述需求方面,最占优
势。福斯汽车(在中国称为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市场仅仅 15 年,如今中国有超过一半的轿
车来自该公司在长春及上海的合资工厂。其余数量则几乎由其它外国合资企业所囊括,约占
43%(见图二)。在这些外国势力结盟的阴影之下,20家本国车厂市场占有率仅有 3%。
管理营销资源中心 M M Resources Center /
由于全球大企业越来越关注中国市场,本地工厂在研究发展、产品开发及销售与行销方面落
后他们太多,能保住现有微薄的占有率就算不错了。此外,戴姆勒克莱斯勒、通用汽车及福
斯汽车都在计划扩充,福特汽车已经成立该公司首家轿车合资企业,而宝马汽车(BMW)也
宣布正与华晨中国汽车公司(Brilliance China Automotive)进行协商,未来可能由该公
司负责在中国组装其 3 字头及 5 字头的车型。
尤有甚者,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些全球汽车制造商打算在新车型及升级车型于成熟市场推出
数个月后,立刻就引进中国。此一发展无疑将终结福斯公司桑塔纳 (Santana)车型独领风
骚的局面,这种 1970 年代的车型在其它地区早已停产,在中国推出后业已 15 年未曾做过任
何改良,却是销路最好的车种。中国加入 WTO 后,进口关税将大幅度降低,使国内制造商遭
受的压力更加沉重 (见图三),而全球汽车制造商也可获准在自己最为擅长的领域,自行经营
包括销售、服务与经销等业务,甚至提供购车顾客贷款,这种服务在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 年手机市场已发布产品的特征统计报告.pdf
- 中金-宏观研究第65期.pdf
- 时间管理 (Getting Things Done)[by gasolin] - PalmOS ,Treo - Hi!PD.pdf
- 群邑-中国网民细分和上网动机调研报告.pdf
- 谁将是风电行业的长跑冠军.pdf
- 安永董事资讯_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pdf
- [GTD]读书心得--7 habits & GTD --- 7_11第2次总结 - PalmOS ,Treo - Hi!P.pdf
- 零售连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3G数据传输整体解决方案.pdf
-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商品市场的金融化与油价泡沫.pdf
- ITIL实践之路V1_金道.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