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椎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BookShop4Ucom
下篇 針灸的臨床應用 - 第一章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第一章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頸椎病
1. 概述
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由於頸椎間盤退行性病變、頸椎骨質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狀的
綜合症,是脊椎病的一種。表現為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
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症狀和體徵[1]。可歸為中醫學
痹症、頸項強痛、頸肩痛、失枕、落枕、肩不舉、脊強等[2]。其發病與年齡和姿勢密切相關,在我國30歲以上人群
中頸椎病發病率為10%左右,40~50歲為25%,50~70歲則在50% 以上,70歲以上發病率幾乎是100%[3]。而
長期伏案工作者的頸椎病發病幾率是非低頭工作人群的4到6倍。
2. 病因
退變和勞損是頸椎病發病的兩大主要原因。退變又可稱為增齡性病變,它包括組織成分和結構的變化,以
及功能的退變。隨著年齡增長,發生椎間盤水分減少、纖維化、間盤突出、韌帶增生肥厚、骨質增生等變化是頸
椎病發生發展中最基本和最關鍵的基礎。慢性勞損:是指各種超過正常範圍的過度活動帶來的損傷,如不良的
睡眠、枕頭的高度不當或墊的部位不妥,反覆落枕者患病率也較高。另外,工作姿勢不當,尤其是長期低頭工作
者頸椎病發病率特別高。再者,有些不適當的體育鍛煉也會增加發病率,如不得法的倒立、翻筋斗等。此外,還
有外傷、頸椎的先天性畸形、發育性椎管狹窄、等多種因素發病。
67
針灸臨床精要
3. 中醫病因病機與辨證
中醫認為頸椎病的發病首先應歸因於肝腎虧虛、氣血不足,致筋脈失養而發病,另一大主因為痰濕凝阻、
經絡瘀滯頸項等部位,造成氣血、經絡運行不暢。跌僕損傷、風寒濕痹、經絡受阻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疼痛、
酸麻、重著及屈伸不利等。
中醫認為頸椎病屬本虛標實,手足三陽經及督脈循行均經過頸項部,屬陽,因此,辨證論治,針灸當在補肝
腎二經基礎上,取陽經腧穴為主,尤以疏通後頸部督脈和膀胱經局部氣血為主。
4. 臨床表現與診斷
臨床表現:具體分型如下。
1. 頸型:具有典型的落枕史及頸項強直、疼痛等頸項部症狀體徵;影像學檢查可正常或僅有生理曲度改
變或輕度椎間隙狹窄,少有骨贅形成。
2. 神經根型:具有根性分佈的症狀(麻木、疼痛)和體徵;椎間孔擠壓試驗或/和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
影像學所見與臨床表現基本相符合;排除頸椎外病變(胸廓出口綜合症、網球肘、腕管綜合症、肘管綜
合症、肩周炎、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3. 脊髓型:出現頸脊髓損害的臨床表現;影像學顯示頸椎退行性改變、頸椎管狹窄,並證實存在與臨床表
現相符合的頸脊髓壓迫;除外進行性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脊髓腫瘤、脊髓損傷、繼發性粘連性蛛
網膜炎、多發性末梢神經炎等。
4. 交感型:診斷較難,目前尚缺乏客觀的診斷指標。出現交感神經功能紊亂的臨床表現、影像學顯示頸椎
節段性不穩定。對部分症狀不典型的患者,如果行星狀神經結節封閉或頸椎高位硬膜外封閉後,症狀
有所減輕,則有助於診斷。除外耳源性、眼源性、腦源性、血管源性等其它原因所致的眩暈。
5. 椎動脈型:曾有猝倒發作、並伴有頸性眩暈;旋頸試驗陽性;影像學顯示節段性不穩定或鉤椎關節增
生; 除外其他原因導致的眩暈;頸部運動試驗陽性。
診斷:X 線檢查是診斷頸椎病最重要的檢查方法。全頸椎正側位片,頸椎伸屈動態側位片,斜位攝片,
必要時拍攝頸 1~2開口位片和斷層片。正位片可見鉤椎關節變尖或橫向增生、椎間隙狹窄;側位片見
頸椎順列不佳、反曲、椎間隙狹窄、椎體前後緣骨贅形成、椎體上下緣(運動終板)骨質硬化、發育性頸
椎管狹窄等;過屈、過伸側位可有節段性不穩定 ;左、右斜位片可見椎間孔縮小、變形。有時還可見到
在椎體後緣有高密度的條狀陰影,椎後縱韌帶骨化。頸部 MRI 檢查則可以清晰地顯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园接送免责协议书范本(2025版).docx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静脉输液护理创新案例演讲ppt.pptx
- 3.1水循环课件(共22张PPT).pptx VIP
- 国际学校中方教职员工薪酬设计方案.pdf
- 2025年闽教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docx
- 2025-2026学年岭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放射性肠炎》课件:放射性治疗后的肠道并发症.ppt VIP
- 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说明书.pptx
- 昌平区流研所路百善六号路原规划一路百沙路工程环评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