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课《论语七则》(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二学期
十五、《论语》七则
上海杨浦高级中学 常锋
教学目标:
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和。 了解儒家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补充相关知识 根据幻灯片提供的信息,请同学们猜出所指内容:(这是古代私塾中使用的教材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记录儒家学派基本思想)、(是孔子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
我们今天就要学习《〈论语〉七则》这篇课文,让我们来探究孔圣人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已有知识推断出课文标题——《论语》
学生齐读幻灯片部分内容,补充巩固相关常识。 利用灵活的方式,不仅给学生补充了《论语》有关知识,而且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朗读课文
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
生初步感知。
根据课下注释,对生字读音做标注。
学生集体朗读,再次认读难字、生字。 学生根据教师范读及课下注释,为生字标注拼音,为朗读做准备。
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并交流字音方面存在的问题。 朗读是古文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断句的能力及语感,为理解课文打基础。 提出问题
分析课文 请2-3个学生根据注释翻译第一则内容,教师对重点字词语句的解释加以强调: ①“恶”字的读音及解释作辨析
“富”、“贵”“贫”、“贱”词义辨析。
③对“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富”是指有钱财;“贵”是指社会地位高;“贫”是指经济困穷;“贱”是指社会地位低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提出了“取之有道”之说,道即为仁道。 人的一生,只 要认识了生命与人生的真理,内心安祥坚定,对自己充满信心,那么此生已经没有遗憾 翻译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所以这个环节,要重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尽量要求学生自己借助注释及字典正确翻译课文,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翻译及理解的错误要及时纠正。
从翻译到内容理解设计了解释《里仁》标题这个环节,既可以增加学生知识,也可以从标题的概括性入手提炼加深学生对“仁”字的理解。
齐读第二则,请一位学生翻译这则内容。注意“贤哉回也贤哉回也人生境界。 齐读第三则,请一位学生翻译这则内容。注意““饭枕“饭枕 朗读记诵前三则
巩固所学知识
朗读或记诵前三则,请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把前三则内容做一个总体比较和巩固。
提供“山西煤老板集体进京抄房拉动内需”、“08年山西矿难频发”两则材料,引发学生对当今“富贵贫贱”的议论,联系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财富观”。 总结“富贵”、“贫贱”与“仁义”的关系。
关注儒家传统思想在当代学生心中的反应。 利用记诵环节,巩固所学内容,改变课堂节奏。
用新鲜的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由文章内容阐发开去,使学生学以致用。 分组活动:
疏通字词并翻译
以下四则由学生按照前三则模式,分组活动。
疏通字词并翻译,总结概括各则内容。
从四则中摘录常用成语,加以归纳整理。 按小组顺序分四组,每组讨论一则。
疏通字词,翻译并概括各则内容。
重点字词:“对”、“弘毅”“兴”、“穷”、“滥”“已”;“以”、“之”。
成语:“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杀身成仁”。 加入学生活动环节,在疏通文意上由师生共同解读到学生独立理解,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教师在翻译上起点拨作用。
后四则在成语的使用上有突出特点,选择这个作突破口,引发学生兴趣,并借上下文出处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分析归纳后四则内容
预设题目:后四则从哪几个层面展开论述的?请学生在下面依次分析基础上做总结。
依次深入理解四则内容含义:
第四则提供材料,引发讨论: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生死。”孔子为什么这样描述自己?
第五则找出实行仁道要具备的品质、原因并加以分析。
第六则可以把“在陈绝粮---莫能兴”几句话删去吗?为什么?
第七则辨析“生”与“身”不同,加强对“仁”字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对本文提出的儒家思想作系统地理解。
依次明确各则内容:
第四则---孔子表述了一个自强不息、终老不疲、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由不知贫贱到不知苦戚到不知生死,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告诉我们,只有以“仁”为道,才能达到这样境界。
第五则因为“仁道”事业任重道远,所以君子必须做到“弘毅”(弘:广大,见识学问要广大;毅:强而能决断。)这是在强调“仁”的重要意义时,也指出了需要具备的品质。
第六则不能删去前面的情景设置。因为只有在前面“从者病”、“子路愠”的烘托下才更加体现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固穷”的精神才难能可贵。这则说明在求仁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应该怎样对待。
第七则“生:活,生命”、“身:身体”,这样的两个词不能互换,否则搭配不当。这则说明在求仁的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