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动态.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动态

中学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动态 一、当今国外教学改革的特点 1、在教学目标的改革上,由单一性目标向综合性目标发展。单一性(“知识型”或“智能型”等)综合性(注意学生整体素质,健全个性:学术目标,社会、公民和文化目标,个人目标,职业目标) 2、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强调基础文化课程。 美国:强调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日本:以探求为中心。 3、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上,开设综合课程为中心的课程设置,重视必修课,增设选修课。 英美:社会研究课(历史、地理、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和法学) 综合自然科学课(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生理、实用技术等 语言艺术课(文法、阅读 、写作、戏剧、电影、电视、新闻和实用语言等) 创造艺术课(绘画、美工、雕塑、音乐、舞蹈、 工艺和广告等) 韩国:现实生活课(语文、道德和社会科学知识) 探究生活课(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课程) 愉快生活课(音乐、体育、美术结合) 4、在教学方法、技术的改革上,注重多种方法的优选、整体效果的优化 美国:启发式教学,发现法或探究学习;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但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使用教学机器,重视个别化教学。 法国:加强个别化教学,实现教学技术的现代化。 日本:教师讲授为主,配合提问、练习、实验、实地考察等方法,实现教学技术的现代化。 5、在教学改革中,注重教师培训,加强师资建设 美国:师资聘用、培训(学位、能力)、工资待遇、教师奖励制度。 法国:师资培养、选拔 和录用严格,待遇高。 二、我国课程改革发展历程 时间 文件 内容 备注 第一次课改 1949-1952 《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 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 第二次课改 1953-1957 五个教学计划 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1956) 第三次课改 1958-1965 学制改革 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 “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 第三套中小学教科书(1961) 第四次课改 1966-1976 工宣队管理学校 上海版教材“暂用”,北京版教材“试用”;智育第一 读书无用(一) 教材改革 第一阶段:1978-1988。以结构主义语言教学理论为基础编制的通用中小学英语教材(1980) 特点:1.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运用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 2.重视语音和口语训练 3.采取句型操练和语法知识归纳相结合的方法 4.重视模仿、记忆,以便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5.注意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并注意英汉语之间的比较 6.图文并重,利于进行直观教学 缺点:1.忽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学用脱节。 2.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句型的操练,对语言的内容和意义,特别对语言的实际运用不重视。 3.阅读量小,生词率高,复现率较低,而教学要求又较高,因此教学的难度较大。 第二阶段:1988-2001。以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相结合的中外合编的中小学英语教材:一纲多本。中英合编的初中英语教材(Junior English for China,简称JEFC,1990) 特点:1.打破了单纯以语法结构为主要脉络组织和安排教学的模式,采取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路子编写,高中教材还加上了话题 2.教学内容贴近现代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重视培养思想情感和提高文化素养 3.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4.以教科书为主、系列配套 5.要求区分层次,教材具有弹性 第三阶段:2001至今。21世纪初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制的中小学英语教材(小初高:30、10、7套) 特点: 1. 充分重视学生的发展,注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 大部分教材都遵循“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相结合的途径进行设计 3. 充分重视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4.注重学科融合 5. 系列配套增强了教材的选择性、拓展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6. 增加了评价的机制 7.教材的版式设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课堂改革 1、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2)深入进行教育科研,提高教育艺术水平。 (3)学习现代最新教育理论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4)教师要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 (5)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加以利用。 (6)教师的角色转变: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开发者和建造者。 2、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 (1)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 (3)探究学习。 (4)任务型教学。 (三)教学评价改革 一、形成性评价 1.形成性评价的主要设计原则 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发展和学习的作用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