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PowerPointPresentation.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PowerPointPresentation

(十) “大一统”论—政治哲学的核心。 大一统实质是指政治一统和思想一统。董仲舒的政治统一和思想统一的主张,是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尤其是秦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既充分认识到政治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思想统一对于政治统一的作用与意义;也充分估计到思想统一不是用简单粗暴的办法所能奏效的。因此,他慎重而妥善地处理了政治统一和思想统一的问题,巩固了地主阶级封建统治,完成了春秋战国以来所提出的历史任务——中国必须统一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 “大一统”论使中国“有一块辽阔而统一的大版图,虽然时不时要破碎一下,但很快又板结起来”。相比之下,从世界许多地方出现过大帝国,但很快就消失,唯独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大一统思想也成了中华民族之魂。 四:董仲舒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董仲舒的思想学说除了有很大负面影响之外,还有一些正面的作用值得指出,如他的“天人感应”理论,固然有宣扬“君权”的一面,但还有限制君主滥用权力的一面。他说:“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春秋繁露?玉杯》);又说:“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这是试图以“天”来限制君权,与孔子讲“忠君”,但又并非君主专制的无条件拥护者,是一脉相承的。董仲舒还借“奉天法古”、革除秦朝弊政为理由,提出了一系列在当时条件下值得肯定的主张。 如:限制地主占有土地数量,堵塞土地兼并之路;取消盐铁官营;解放奴婢,剥夺主人滥杀奴婢的权力;“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为官食俸禄的人不得置产业;反对不顾国内重大矛盾而不断对匈奴大举讨伐的做法。如上种种,应该承认都或多或少是减轻人民负担、有益于老百姓生存的建议。 →墨家思想 (1)尚贤。就是尊重贤人,他以为凡是做官的都是贤人,他主张打破世袭制,不要父传子,而要贤传贤。 (2)尚同。把天下的人组织起来,全国都层层向上同。同时,对君主无须进贡。 (3)兼爱。他设想如果诸侯相爱,兼爱各国之人,就不会打仗了。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4)非攻。他反对不义之战。 (5)明鬼。墨子信鬼神。 (6)天志。墨子信天神,以为天是有意志的、最高的神。 (7)非命。不要相信命运,只要做个好人。一切就会好起来; (8)非乐。认为音乐和艺术都没有用,是浪费。 (9)节用。他认为如果贵族减少无用的浪费,财富就会增加。 (10)节葬。他认为厚葬是极大的浪费。 三、道家、法家、名辩 道家文化:先秦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1、老子:春秋末期陈人,在先秦古籍里,通称老聃,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详考其乡里姓氏及其子孙,始谓“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隐君子也。”据说他一生下来就满头白发,故号称老子。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2、道家的学派特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本体论”,其学派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道”是万物之本源,在老子眼里,“道”就是宇宙和自然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 (2)“有”与“无”的辩证统一。 (3)“无为而治”的思想 (4)在认识论上,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3、庄子的社会思想 庄子是道家的后起之秀,他以其绝顶的智慧和神奇的思辨,以其广阔的视野和诗一般的语言,以及近乎荒唐的叙述方式,为人们展示了道家的无我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呢? 庄子提出了三个方面: 第一是忘。忘掉世俗的成见,忘掉人世的伦理道德,忘掉名利和外物,忘掉父母和亲人,忘掉自我,最后连本身也忘掉。 第二是守。即要守己之说,守己之意,守己之神,不予外泄。 第三是游。这是指心灵不受任何俗务和俗世规则的约束,使之处于一种不负责、不拘泥和绝对豁达、绝对自由的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4、道家的治世论 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但他的无不而治和老子的无为而治又有区别。他认为,天道是无为的,所以人道也即是治世之道也应该是无为的。老子所描绘的“小国寡民”的时代是“至治”的时代,是“至德之世”。“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5、法家的治国论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在战国末年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即将形成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它的理论核心是通过加强君主专制,强化中央集权,具体来说,韩非为封建帝王提供的统治术的政治形式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