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工艺美术.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工艺美术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工艺美术史 刘世军 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批的是(220年_589年)汉之后到隋建立之间的这个时期,中间经历了三国、曹魏、西晋、东晋直至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1, 中外文化交流对工艺美术的影响,尤其是国内南北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影响。 2、 佛教在这个时候广泛流传,对建筑,器皿,服饰等产生影响。宗教艺术得到发展,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工艺水平。 3、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人全面自觉的时期,在以前,工艺美术大多反映神秘的神鬼世界,而这个时期,人们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世界。在工艺美术展现人类世界 的清新可爱。 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中 魏晋时,老庄思想流行。在这种思潮影响下,士人们不愿受儒家思想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常有超乎礼教的行为发生。轻形骸,重精神成为一时风尚。从而产生了传神论。顾恺之说: 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中。北魏秀骨清像风格的造像,更注重内在气息的表露,手法简洁,清新感人,明显体现出传神论的思想。 魏晋南北朝的陶瓷布局以及对后代中国的影响。 陶瓷从东汉末年陶瓷烧造技术成熟后,瓷器的制造一直延续到现在,较青铜器,漆器等有一下主要优点: 1、 制造成本低廉 2、 易于造型和装饰 3、 轻便清脆,便于清洗,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4、类玉,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使用者能获得心理满足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陶瓷布局 在全国方位内,大约可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系统。 在南方,前期陶瓷烧造以浙江为中心,有著名的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和均山窑等,后扩展到湖南湖北等地,主要产品有青瓷和黑瓷。 北方瓷器晚于南方,技术相对落后,但创烧了白瓷。青瓷和白瓷曾为南北朝交相辉映的品种,为唐代的南青北白的局面奠定了初步规模。 陶与瓷 陶与瓷是一种工艺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后者是由前者演变而来的。 陶与瓷的区别是:1,原料不同。陶用黏土,瓷则用瓷土作原料。 2,火候不同:陶器为800度左右,瓷器则需1200度左右的高温。 3,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有微孔;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漏水,有金属声。 莲花尊 第二节 奇服旷世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浪漫风流的所谓“魏晋风度”籍宽衣博带、风袂飘举的衣饰来体现。衣饰形象一改汉代朴素、端庄、堵闭、内敛的特点,走向绚丽、动感、开放、张扬。 一、染织纹样 1、传统的汉式山、云、动物纹 2、利用圆形、方格、菱形及对称的波状线组成几何骨格,在几何骨格内填充动物纹或花叶纹 3、圣树纹 4、天王化生纹 5、小几何纹、忍冬纹、小朵花纹 新疆吐鲁番出土北凉几何鸟兽纹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二、服装 1、有“看杀卫玠”时代的男装形象 晋代男子服装的设计大体是:上敛下丰,男子着窄衣宽裙,文人以宽衣长裙为雅,着装效果是宽衣敞怀,无拘无束,衣袂飘飘,如蹈虚凌风。 主要款式有:传统的袍服与禅衣、大衫、裤褶 大袖宽衫 魏晋时期的人们崇尚道教和玄学,因为祈望长生不老,所以炼制丹药服用的情况较为普遍。服食丹药后常使身体发热,不适合穿紧身的衣服,加之当时的人们大多追求“仙风道骨”的风度,所以这一时期的人们喜欢穿宽松肥大的衣服,世称“大袖宽衫”。 穿大袖宽衫的贵族及侍从(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梳丫髻或裹巾子、穿翻领袍服的士人(《北齐校书图》局部) 裤褶[zhě] 裤褶:是实际上一种上衣下裤的组合,它的基本款式是上身穿大袖衣,下身穿肥腿裤。裤褶原来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到了南北朝时期,这种服装开始在汉族地区广为流行,裤口也越来越大, 为了行动方便,人们用1米左右的锦带将裤腿缚住,称为“ 缚裤” 。后来衣袖和裤口愈加宽大,时称“广袖褶衣”、“大口裤”,一时之间成为南北朝时期盛行的服饰。 2、奇服旷世之洛神_女装形象 一般上身穿衫、襦,下身穿裙子,多上俭下丰的形象,衣身部分紧身合体,左衽而短窄,袖筒肥大,裙多折裥,裙长曳地,下摆宽松,扬之以裙裾,约之以衣衫,从而达到浪漫俏丽的美学效果。 常见款式:纤肖、长衫、短襦、小衫、帔子、各种下装以及配以争奇斗艳的佩饰。 杂裾垂髾服 魏晋时期的女子在深衣的下摆部分要接上重重叠叠的三角形装饰布,又在腰上系围裳,从围裳下面再伸出许多长长的飘带。由于使用了轻柔飘逸的丝绸材料,所以这两种装饰使女子在走动的时候,更加富有动感和韵律感。后来,这两种装饰逐渐合二为一,这就是杂裾垂髾服的造型。杂裾垂髾服使魏晋的女子充满灵动、飘逸的气质。 穿杂裾垂髾服的妇女(传顾恺之《列女图》局部) 第三节 石窟艺术设计 一、云岗石穴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 云冈模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