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穷人”陈大姐幸福生活
“穷人”陈大姐幸福生活
陈大姐幸福指标
1.关于自爱:虽然我残疾了,但无论做什么我都绝不比人差,苦难挫折是我最大的财富,在经历挫折中,我品尝人生幸福。
2.关于博爱:我感受过社会关爱,自己有了些能力,就想回报社会,帮助别人,且乐此不疲,在回报和助人中,我体验人生幸福。
3.关于母爱:把女儿培养好,使她聪明强健,用言行做表率,领她成才成功,在母女牵手中,我享受人生幸福。
陈大姐小档案
陈大姐叫陈松蒲,1950年生于松花江畔高干家庭,父亲解放后任地方重要领导职务,后被错定右倾,家从独居小楼搬到地下室,两岁时染上“脊髓前角灰白质炎”,高烧40℃不退,从此双腿瘫痪,与双拐和轮椅相伴。
她做过街道企业清砂工,考取全民干部;自学大学财会专业,攻读了研究生,获得了高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高级公共营养师资格证书。
她辞职下海,创出3个全国第一:第一家残疾人经营的电话交换台、第一家残疾人经营的无障碍邮电代办所和第一家残疾人经营的养老助残护养中心。
她呵护并激励女儿成为中国体育史第一位57公斤级世界女子拳击冠军,创了个世界第一。
她现任沈阳松蒲博爱护养中心院长、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皇姑区残联肢残协会副主席,被评为省自强模范、三八红旗手,荣获首届中国百名优秀母亲称号。
2006 年12月 22日,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首届中国百名优秀母亲表彰大会在北京人大会堂举行。陈大姐作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之一参加大会,次日,全国妇联、妇女发展基金会举办“母亲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论坛”,陈大姐作为发言代表,以《母亲的光荣与梦想》为题作了演讲,一位来自新疆的十杰母亲听后感动地说,建议大会把陈的稿子发给每名代表。
是什么打动了这位新疆母亲和与会的众位母亲?
是“穷人”陈大姐的幸福生活。
真的穷人把挫折苦难当成财富
对陈大姐来说,挫折苦难几乎与生俱来。如果不是父亲由高官被贬为平民,她或许不会残疾,或许一片坦途,但命运如此,她只有接受,但从未屈服。
别看她只有一米四六身高,却心比天高。上初中就不甘人后,文革时她拄着双拐,和5名男同学一起坐火车进北京,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军代表认为她跟不上游行队伍,不让她参加,她哭了,这是她一生中有数的哭鼻子。即便她试图治愈残疾,在南京部队医院不打麻药接受强刺激疗法 3小时,止血钳伸进割开的皮肤搅动环跳穴,全身过电一样剧痛,女军医都累休克了,她也没掉一滴泪。
刚强,就是陈大姐面对挫折苦难的答案。
从1987年37岁时辞职下海,举债筹款10万元创办电话交换台,总机由50门人工交换台发展到 400门纵横交换机;到1991年创办邮政代办所,其间一年中曾亏损6万元,但安置残疾人、军嫂、下岗职工、农民工、待业青年20多名;再到 1998年发生婚变,丈夫当了“叛徒”,在她最艰难时离她而去;可以说,每进一步,她不仅因残疾而行动不便,而且真的是成功与挫折相随,步步离不开苦难,但她始终保持昂首向前的姿态。48岁时她还考取了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生,56 岁时她又进京考取了高级公共营养师资格证书。
她把苦难当成财富,还把刚强传给了女儿。她对女儿张毛毛说:“做人要刚强,不要在挫折面前服软妥协。”她亲手培育了女儿,给女儿讲童话故事,摇着手摇车带女儿去公园跑步、滑冰、游泳;一手摇车、一手抱着生病的女儿进医院;女儿14岁时,被沈阳体育学院破格录取,成为全国第一名女子拳击专业大学生;为练拳击,女儿被80公斤级男队员打伤鼻骨也毫无畏惧,2001年,23岁的张毛毛一举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57公斤级世界女子拳击冠军,2002年,毛毛又只身赴美,成为一名职业拳击手。
是苦难挫折滋养了陈大姐母女两代人。
成为富人但心向穷人乐此不疲
在2001年,一个人手里有个二三百万人民币,应该算富人了,更何况女儿又去美国发展,以后的日子,无论干点什么也能享享清福了。陈大姐却不然,她始终没忘残疾人和老人的诸多不便,把目光盯在了社会养老,包括残疾人养老,在这方面,她又走在前列。然而,目前社会养老还是个沉重话题,想靠这个发大财,还只是奢望,陈大姐却率性地说:“我就喜欢干这个,乐此不疲。”
或许是巧合吧,1987年、1991年,陈大姐创业都在10月。2003年10月,53 岁的陈大姐倾其全部家产外加贷款,又一次踏上创业之路,投资400万元创办的护养中心开业了。此后,她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在了这里的老人和残疾人身上。
租用皇姑区辽河街9号临街一楼 1000平方米面积改建的护养中心,突出了“宾馆式设施、医院级护理、家庭样温馨、女儿般呵护”的理念。她常对中心18名护理员说:“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