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选修围棋思维与文化.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欢迎选修围棋思维与文化

欢迎选修 围棋思维与文化 主讲 水利水电学院 田士豪 武汉大学通识课 欢迎参观本课程教学网站: 武汉大学→教务部→网络教学平台(/) →课程搜索→跨学科领域类别→围棋思维与文化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kuaiyuediqimi@ 办公室电QQ:328862524(快乐的棋迷)(连线者请报上姓名和学号) 上课时间安排 根据学校目前的上课时间安排,本课程作以下调整: 每堂课上课时间19:00(与学校同步),下课时间20:40,课间不休息。这样,每次课加时15分钟,七次共加时1小时45分钟。这样,中间可以减少一次上课时间。定为第7周(10月16、17日)。第九次课(第12周,11月20、21日)为考核时间。 注意:课表上安排了10次课,自动扣除了国庆长假期间的课。所以,本学期上课时间不受国庆节期间学校的调课安排。 本学期教学时间安排和内容 围棋思维与文化 认识围棋 武汉大学通识课 今天的课程内容 为什么要开这门课 什么是围棋、如何下围棋 围棋的别名 围棋的棋具 围棋的起源 趣味棋局 为什么要开这门课 认识围棋、了解国粹。 提供一种休闲娱乐的游戏。 学习围棋的文化内涵。 借鉴围棋思维于学习、工作。 希望在座的同学将来有人象应昌期、蔡绪峰、陈祖源等从事围棋研究、普及、推广工作。 围棋棋盘与棋子 围棋棋盘 现代围棋盘上有纵横19道线组成,形成361个交叉点。棋盘上有9颗星(黑点处),以帮助棋手方便定位棋子。全盘中心处的星称为“天元”。 棋盘上黑叉处称为“小目”,黑圈处称为“高目”,黑方块处称为“目外”黑三角处称为“三三” 围棋手姿 如何下围棋 棋子下在纵横交叉点上。棋子常为圆形、偏平,分为黑白两色。对弈双方各执一色。双方轮流交替下一子到棋盘的交叉点上,棋子下定后不允许再挪动位置。 现代围棋规定,由执黑子的一方先行(古代是常常由执白的一方先行)。 没有“气”的围棋子不能存在于棋盘上。 比方均认为棋盘上无子可下时终局。终局时,谁的棋子在棋盘占的地盘比对方多即为胜者。 下棋的记谱方法 右图为某对局的棋局进行图。 图中数字表示对局双方落子的顺序,是围棋记谱法之一。 记谱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坐标法,图中棋边上为纵横坐标。 围棋的别名 围棋有许多别名,如:“手谈”、“乌鹭”、“黑白”、“烂柯”、“方圆”、“楸枰”、“坐隐”、“吴图”、“木野狐”、“通幽”、“河略”、“坐藩”、“略阵”等。 手谈 下棋双方是通过落于棋盘的棋子来表达棋手的意图,故得名“手谈”。 唐·子兰《观棋》: “拂局尽消时,能因长路迟。点头初得计,格手待无疑。寂默亲遗景,凝神入过思。共藏多少意,不语两相知”。 宋·苏东坡《观棋》:“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乌鹭”、“黑白” 围棋为黑白两色棋子,黑如“乌”,白如“鹭”,故有“乌鹭”、“黑白”之称。 东汉班固《弈旨》:“棋有黑白,阴阳分之”。 唐元稹《酬段丞与诸棋流见赠》诗曰:“异日玄黄队,今宵黑白棋”。 宋王之道在《蝶恋花·和鲁如晦围棋》写道:“玉子纹楸频较路,胜负等闲,休冶黄金注。黑白斑斑乌间鹭,明窗净几谁知处” 。 “烂柯” “烂柯”来自于古老的传说故事。下图为明代张以宁所作《烂柯山图》。 南北朝任昉《述异记》:“信安郡石室山,晋时樵者王质伐木入山,见二童子下棋。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觉饥。以所持斧置坐而视,局未终,童子指谓之曰:‘汝斧烂柯矣!’质归里,已及百岁,无复当时之人”。 “方圆” 围棋棋盘形方,棋子体圆,故人称“方圆”。 北周敦煌写本《棋经》:“棋子圆以法天,棋局方以类地”。 《新唐书·李泌传》:“方若棋局,圆若棋子” 。 “忘忧”、 “坐隐” 古人认为下棋投入其中时,可以“忘忧”;古时士大夫不现实,隐入深山以棋渡日,所以围棋也获“坐隐”之称。 北宋皇帝赵佶在诗中写道:“忘忧清乐在枰棋”。 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王中郎以围棋为坐隐。” 楸枰、纹枰 古代制作精良的棋盘采用楸木。用纵横排列的楸木块制作,以其自然拼纹作为棋盘的道。 吴图 三国时代围棋在上层社会流行。相传吴国留下了许多棋谱,被称为“吴图”。故吴图成为围棋的别名。 唐·杜牧诗:“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复吴图”。 木野狐 围棋因能引人入迷而得名木野狐。 明谢肇制《论棋》:“古今之战,流传最久远者莫如围棋。其迷惑人不亚酒色,‘木野狐’之名不虚矣”。 观弈棋——解缙 鸡鸭乌鹭玉楸枰,群臣黑白竞输赢; 烂柯岁月刀兵见,方圆世界泪皆凝。 河洛千条待整治,吴图万里需修容; 何必手谈国家事,忘忧坐隐到天明。 围棋棋具 古代把围棋盘称为棋枰、棋局。 发现的最早期棋盘是石料刻成。古代人以楸木为制作棋盘的上好材料。除了楸木,制作棋盘的上好木材还有榧木、黄木、紫檀木等。在古代,还曾使用过纸棋盘、玉棋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