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承接上一章的绪论,进一步介绍医学成像系统的分类及成像原理;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医学图像处理研究的内容以及医学图像数字化过程。 2. 采样定理 从时域采样定理(1928)说起 频带为F的连续信号 f(t)可用一系列离散的采样值f(t1),f(t1±Δt),f(t1±2Δt),...来表示,只要这些采样点的时间间隔Δt≤1/2F,便可根据各采样值完全恢复原来的信号f(t)。 这是时域采样定理的一种表述方式。 时域采样定理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是:当时间信号函数f(t)的最高频率分量为fM时,f(t)的值可由一系列采样间隔小于或等于1/2fM的采样值来确定,即采样点的重复频率f≥2fM。 2. 采样定理 若函数f(x,y)表示一幅模拟图像,则有如下二维采样定理: 若函数f(x,y)的傅里叶变换F(u,v)在频域中的一个有限区域外处处为零,设uc和vc为其频谱宽度,只要采样间隔Δx1/2uc和Δy1/2vc时就能由f(x,y)的采样值精确重建f(x,y)。 通常称Δx1/2uc,Δy1/2vc为奈奎斯特(Nyquist)条件。 2. 采样定理 图2-18 采样函数与采样网格 3.数字图像频谱 (a)原函数频谱 (b)采样后函数频谱 图2-19 采样图像频谱 3.数字图像频谱 在图2-18(b)中,采样网格选择的是长方形阵列,当采样间隔Δx=Δy时,就变成了正方形阵列,此时, Δx=Δy≤ 1/2R (2-1) 其中R为图像可达到的最高空间频率。 3.数字图像频谱 图2-20 正方形排列的像素采样条件 2.2.2 医学图像信号的量化 把采样后所得的各像素的灰度值从模拟量转换为离散量称为量化,即量化是灰度值的离散化。 1.量化与量化过程 图2-23 灰度值的量化 2.常用的量化方法 量化方法有两种,即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1)均匀量化。均匀量化就是简单地把采样点的灰度范围等间隔地分割并进行量化,即将灰度值域划分成若干个等长的子区间,而各子区间的等级灰度为子区间的中点对应的灰度。 图2-25 灰度级的表示 2.常用的量化方法 (2)非均匀量化,又称为非等间隔量化。其基本思想是依据一幅图像具体的灰度值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总的量化误差最小的原则来进行量化。即像素灰度值频繁出现的灰度值范围,量化间隔取小一些,而对那些像素灰度值极少出现的灰度值范围,量化间隔则取大一些。 2.2.3 采样和量化与图像质量的关系 空间分辨率和灰度分辨率决定了数字图像的质量。 空间分辨率常指图像中可辨别的最小细节,用来衡量采样结果质量的高低,采样实质上就是要用多少像素来描述一幅图像。 所谓灰度分辨率,是指在图像灰度级中可分辨的最小变化,通常把大小为M×N、灰度级为L的数字图像称为空间分辨率为M×N、灰度级分辨率为L级的数字图像。 2. 空间分辨率与图像质量 空间分辨率越高,图像质量越高 图2-26 图像空间分辨率变化所产生的效果 当量化级数Q一定时,随着采样点数的减少,若要保持空间分辨率不变,则图像尺寸会越来越小。 2. 空间分辨率与图像质量 图2-27 空间分辨率不变,图像尺寸变化情况 3. 灰度分辨率与图像质量 灰度级越多,图像层次越丰富,灰度级分辨率越高,视觉效果越好;灰度级越少,图像层次越单调,灰度级分辨率越低,图像的视觉效果越差,并会出现虚假轮廓现象。 3. 灰度分辨率与图像质量 图2-28 灰度级分辨率变化所产生的效果 4.空间和灰度分辨率同时变化的图像质量 空间和灰度分辨率同时变化时,图像质量的退化比单独变换空间分辨率或幅度分辨率时要更快。 图2-29 空间分辨率和灰度级分辨率同时变化所产生的效果 4.空间和灰度分辨率同时变化的图像质量 综上所述,图像质量与空间分辨率和灰度分辨率之间的关系如下: ????(1) 对一幅图像,当量化级数Q一定时,采样点数M×N对图像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采样点数越多,图像质量越好;当采样点数减少时,图上的块状效应就逐渐明显。 ????(2) 同理,当图像的采样点数一定时,采用不同量化级数的图像质量也不一样。量化级数越多,图像质量越好,当量化级数越少时,图像质量越差,图像会出现虚假轮廓,量化级数最小的极端情况就是二值图像。 5. 采样和量化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数字图像大小一定时, 为了得到质量较好的图像,一般可采用如下原则: (1)对灰度变化缓慢、细节较少的图像,应该细量化、粗采样,即采样点数M×N可以少些,量化等级取值应多些,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虚假轮廓。 (2)对细节较多、具有复杂景物的图像,应细采样、粗量化,即采样点数M×N可以多些,量化等级取值应少些,这样避免模糊(混叠)。 (3)对于彩色图像,应该按照颜色成分——即红(R)、绿(G)、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渤海稠油油田聚合物驱高效开采技术.doc
- 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课件.pptx
-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报告-110kV变电站电气系统初步设计.doc
- 化工常用阀门介绍.doc VIP
- 新仁爱科普2024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 Let's be friends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高考数学五年(2020-2024)真题《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解答题)》分类汇编.docx
- 香港街头最不缺的就是美女,来自世界各地.pdf VIP
- 高考数学五年(2020-2024)真题《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分类汇编.docx
- 2024年考务人员培训系统考试参考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