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外交漩涡中黄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日外交漩涡中黄郛

对日外交漩涡中黄郛   黄郛(1880―1936年),浙江绍兴人,早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回国后参加武昌起义,1912年出任沪军都督陈其美麾下参谋长,并与蒋介石、陈其美在上海打铁浜互换兰谱结为盟兄弟。   1915―1921年黄郛赴美考察,回国后移居天津。他于1918―1919年完成《欧战之教训与中国之将来》、《战后之世界》等著作,引起较大反响,因此与冯玉祥结成友好。1923年入张绍曾内阁,署理外交总长,照会日本大使“废除21条”,同意金法郎赔款;参加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出任代理内阁总理,“修正清室优惠条件”将溥仪逐出紫禁城……其深厚的政治资历,颇受蒋氏青睐。   1924年黄郛与蒋介石分别十多年后,又恢复了通讯联系。蒋一再坚持要介绍黄加入国民党,同时请黄出山担任政府公职,但黄郛对此却没有什么兴趣。他既不愿入党,也不愿担任政府公职。一次,蒋介石、张静江亲自作黄郛的入党介绍人,在志愿书上签好字,然后由张亲自送去给黄,只要他在志愿书上签个名字就行了,但黄就是不签,将志愿书原件退回。以后蒋又再三劝黄入党,黄仍坚持不入,成为蒋介石身边极其少见的、不是国民党员的幕僚。对于蒋屡次邀他出任政府公职,他也一再婉言谢绝,大多数时间愿以超脱的姿态向蒋进言献策。这可以看出黄郛与众不同的一面,以及他与蒋介石之间的那种微妙而特殊的关系。   然而,蒋介石却不愿盟兄袖手旁观,置身事外,始终要把黄郛拉入自己的阵营。黄郛有几次推辞不掉而先后赴任上海市特别市长、外交部长、华北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也正是这几次赴任,使黄郛深陷对日外交湍急的漩涡。      处理“济南惨案”失败,成为蒋介石的替罪羊      1927年7月4日,黄郛应蒋介石邀请出任上海市特别市长一职。上任后他拟定了许多规划、章程,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不料蒋因派系之争而被迫下野,刚出任上海市特别市长一个半月的黄郛即随蒋的下野而辞职。   1928年1月7日,蒋正式复出,组织新的政府,自任军委主席兼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同时还任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重揽党、政、军大权。再邀黄郛入政府一事,又被蒋提上议事日程。几日之后,国??政府特任黄郛为外交部长。此时正是中日外交麻烦不断的时候。日本在与美、英争夺中国利益中,不断制造事端,意欲迫使中国方面做出更大让步以取得更多利益。   1928年5月2日蒋介石率北伐军占领济南,而后黄郛也抵济南。次日,驻济日军寻衅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恣意屠杀中国军民,交涉员蔡公时被割耳挖鼻后残杀,酿成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面对此种局势,蒋只想与日妥协又怕担亲日议和之名,于是让黄与日谈判,并在电文中说:“最好以兄之名义电告,可代表弟办到多少程度,不必用弟之名义如何?”黄的背景、日本情结、以及与蒋的特殊关系,都使黄对济案处理无法强硬起来,因而备受公众强烈谴责而被迫辞职。蒋说“膺白外交办理失败了,一般老先生均不满意”,即于5月20日致电黄郛,“请兄暂行辞职,并望从速,否则各国外交也受影响”。蒋的态度完全出乎黄的预料,其中大有推卸、责怪之意。5月22日黄郛很快复电给蒋,辞去包括兼职在内的各项职务。蒋再致电黄郛解释,并劝其要以大局为重,不可再辞兼职,并派国民政府主席谭延?出面致电黄郛慰留,但无济于事。黄郛执意坚辞包括兼职在内的各项职务,恼怒之情溢于言表。黄郛后来的继任者王正廷也承认“外交较前数年略困难”,但大部分人还是将外交政策的失败全归结到黄郛的身上,他多次流露出“事理人情,余勇两无可鼓”,最终惨淡下台,归隐莫干山。      与日秘密谈判,签订城下之盟      黄郛在日本期间的经历和背景,自然能引起日本方面的高度注意。1932年8月,蒋因对主政华北的张学良不满,又竭力邀黄郛北上,出任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之职,准备与日本谈判。黄以华北局势不明为由,加以拒绝。但蒋仍建议黄尝试和日方接触,并将驻日公使蒋作宾的往返电文抄送给黄参考。于是黄便开始与日方驻沪人员接触。   时任外交部长的罗文干在对日问题上态度强硬,不但反对各国调停,也反对与日直接谈判,成为蒋、汪实施妥协缓和路线的一大障碍。汪精卫无法说服罗,便与蒋合谋绕过外交部,力荐启用黄郛秘密进行直接对日谈判。   1933年4月中下旬,在蒋授意之下,尚未复命的黄郛,事先便多次与日公使馆武官辅助官根本博等人秘密会晤,打探日本关东军的态度。同时,他还在与日驻华公使有吉明面谈时表明,将改善华北国民党部,实行稳健政策,并表达愿做中日友好的中间人,改善中日关系等愿望。4月13日,日方有吉明便将与黄晤面情况向内田康哉外相报告,并建议应给予黄支持。同时还按黄的意思,希望外相转告日各媒体,低调处理黄出任华北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的消息,以利和谈顺利进行。次日,日外相即表同意。   黄通过这些私下活动得到日方默许后,才于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