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地震博物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需要怎样地震博物馆

我们需要怎样地震博物馆   离“5?12”周年祭还差一个月,我与几家主流新闻媒体的记者一起进入北川县城。大劫难后,县城就一直被严密封锁。除了有一次灾民们在一个“可以同去拿点东西”的传言召集下。蚁集于县城出入口,有关方面迫于形势紧急放行,和今年除夕与清明时,政府尊重当地习俗,分别开了一次闸,让灾民祭奠亡灵之外,平时就一直处于“生死两茫茫”的境地。   北川县城难道有出入口吗?没有。北川也没有老旧的城墙和城门,它天然地被群山环抱着,只有这么一条俗称“三倒拐”的小路可供出入。从高处俯瞰,它是在大山的皱裥中刨出一条窄窄的平地,以修养生息。   堪舆家认为这里风水不好,县城的地形根本就是一个穴。地震学家则认为,这里不应该建县城,因为它处下龙门山断裂带上。后来在一片瓦砾的县城中我看到有一个直径超过300米的水塘,水塘中坐着几块巨大的岩石,边缘并不尖锐,看起来在这里已经有些时日了,北川一位干部告诉我,这几块大石头早就在这里了。北川旧县城不堪人口重负后,政府遂在人称“乱石岗”的一大片荒地上建起了新县城。我的老朋友,峨眉电影集团副总裁、四川作家协会副主席何世平在震后才几天就带着几个科学家和一支队伍赶赴现场准备拍摄一部科教片,地震学家明确告诉他,根据这几块石头判断,北川在三千年前就经历过一次级别很大的地震。   北川的历史相当悠久,自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置北川县以来,已有1400多年,但我从史籍中得知,过去的县城并不在此。1950年1月北川解放,隶属剑阁专区,次年又划归绵阳专区,再过一年就迁到今天的谷底位置。   我们乘坐的大巴在出入口前停下,四周安装了铁栅栏和钢丝网,身穿迷彩服的武警战士向我伸来一个巴掌:严禁拍照。领队向岗哨递上条子后得以放行,大巴在一片空地上停下,我们下车步行。   细雨后的天空晦暗着,团团浓雾在山头上游移,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十一个月后,腐尸的气味仍然从泥土和石缝中钻出来。废墟上摆放着鲜花、供果和燃尽的香烛,猩红的鞭炮碎屑随风飘扬,两只布娃娃在一块断了的水泥块上笑着,一只苹果被老鼠吃剩大半。没被压断的行道树顽强地按照季节变化爆出嫩叶,还有一种我不识的树,开满了米粒大小的白花,散发妖艳的香味,与腐败的气息搅混,令人晕眩欲呕。   眼前的景象是大家熟悉而陌生的。熟悉,是因为通过影像我们对大自然疯狂造孽的惨状略有所知,比如老城区被夷为一片平地。四川的民房屋顶坡度不大,瓦片又相当薄,也许是这里雪少雨弱,农民又珍惜泥土的缘故吧,地震一来,自然不能瓦全。陌生,是因为“9?24”的泥石流和山洪淹埋了大片遗迹,等于将震区抬高了六七米,但近距离的窥探,还是让我们发现了令人不解的秘密。比如,新城区里的水泥楼几乎都是倒而不坍,即使呈大角度斜着,也顽强地守着一个框架。坍陷成三明治般的房屋,都是豆腐渣,预制板伸出两端的钢筋被事先敲平了,很草率地搁在墙上。墙脚轻轻一摇,就整片坍塌,楼里的人都被压成肉饼。再比如,墙面倒坍的房子里,所有的柜子都倒了,柜门开着,空空如也。在一间房间里,我分明看到有数百本书籍散落着,泛黄的书页在风中抖簌,犹如瓦楞中的衰草――一如鲁迅在《故乡》中的描述,那是被大面积洗劫的痕迹。   我们在北川中学那里看到的情况也是如此,教学楼成了一堆瓦砾,而紧贴着的一幢楼和另一座年代更早的红砖小楼居然毫发无损。马路对面的一排居民房更加简陋,也没倒。   我们在“万人坑”前鞠了躬,献了花。所谓“万人坑”,是一个在建的商品房地基,震后层层叠叠地掩埋了数千人。它的身后就是因山体前移而“全军覆没”的茅坝中学,从国旗杆和一个篮球架上还能得知那里是操场。那面国旗已被取下,准备放在地震博物馆里。   是的,县城封锁,是为了规划中的开放。温家宝在此视察时说过,“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变成地震博物馆”。绵阳市文物局、绵阳市博物馆在震后不久的5月19日就拿出了《征集“5?12”抗震救灾资料方案》,六个小组投入实物征集工作。前不久规划披露后,引起一片哗然。32亿的用度,让全国人民顿生疑窦,刻意打造“地震灾区游”的意图,也深深刺痛了人心。就连陪我们前往的当地官员也无意中透露此意图之方案种种,比如那个曾经高悬于全国人民心头的唐家山堰塞湖,“现在的水色与九寨沟有得一拼,肯定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堰塞湖”。我们来时,大巴在一条正在施工的公路上频遭颠簸,那是专门为“地震灾区游”而建造的一条六车道公路。“今后,每天会有许多人来到这里,基础设施必须趁早做好”。那位官员喜孜孜地说。怪不得,透露的方案中会有宾馆和接待中心,甚至水上旅游等。   路上,我们还看到一排排在建的民居,无一例外地呈现出羌文化元素――羌族人视羊为图腾,每幢楼房上都砌了羊头图案。毛石片贴墙,屋檐两头还高高翘起,据说也是羌寨的特色。据说政府请专家画了六种图纸供老百姓选择,不知为何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