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集释校对文本
论语集释校对文本
【丛书】 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
【书名】 论语集释
【作者】 程树德
【底本】 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论语集释
【校本】 无
【校对程度】 一校
【版式】 繁体横排
【文件格式】 网页阅读
【文件大小】 -
【校对者】 -
说明:本文纯属手工输入,因为我还没找到能够较好地对繁体竖排电子书进行OCR的办法。很早以前就完成了第一卷,但一直没有再弄第二卷,估计以后也不会继续下去了(如果有好的OCR办法则有可能继续)。今天放上来,供需要者取用,不敢保证没有错漏,各位如果想再制作,最好再校对一次。
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
論語集釋
程樹德 撰程俊英 點校蔣見元
??
中華書局說明
一、本文檔是據網絡上的扫描版电子书輸入。 二、本文檔輸入法采用海峰五筆輸入法,并選擇了“打簡體輸出對應的繁體”一項功能進行輸入。以下各字,前面的字是電腦自動轉換為繁體時所顯示,後面為原書中所采用的繁體字。已经將文檔中的這些字根據原書進行了轉換,盡量保持和原書的一致。 為:爲 偽:僞 強:强 圣:聖 并:並 爭:争 即:卽 慍:愠 臥:卧 吳:吴 黃:黄 沒:没 呂:吕 戶:户 歿:殁 溫:温 彥:彦 祿:禄 悅:悦
新編諸子集成出版緣起
子書是我國古藉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書產生在春秋末到戰國時期的百家争鳴中,其中不少是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貴結晶。秦漢以後的整個封建社會中,還有不少思想家和學者,寫過類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優秀的作品。 五十年代,中華書局修訂重印了建國前由原世界書局出版的《諸子集成》。這套叢書彙集了清代學者校勘、注釋子書的成果,較爲適合學術研究的需要。但其中未能包括近幾十年特別是建國後一些學者整理子書的新成果,所收的子書種類不够多,斷句、排印尚有不少錯誤,決定重新編輯出版一套《新編諸子集成》。 《新編諸子集成》收入先秦到唐五代的子書,着重選收與哲學、思想中的研究關係較密切的。個別不屬於子部的書如班固的《白虎通義》,因與哲學、思想史的研究關係較密切,也擬選入(用清陳立《疏證》)。 全書將分兩輯出版。 第一輯所收子書與舊本《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經常要閱讀或查考的書。每一種都選擇到目前爲止較好的注釋本。極少數尚無注釋本的,另行注釋。有的書兼收數種各具優長的注本。爲保持體例基本一致,除個別書外,一般只收用文言或淺近文言撰寫的注本。各書正文、注本一律加以新式標點,校正版刻或排印錯誤。 第二輯收集第一輯之外的其它子書。其中大部分沒有現成注本,凡有必要進行注釋的,應加注釋;其餘的選擇較好的版本進行點校。這一輯中有不少是殘闕或散佚的書,整理是區別不同情況,有的選取現成的輯本,有的要進行補輯或重輯。 子書中有一部分是僞書或被懷疑爲僞書。凡產生時代較早,在歷史上發生過一定影響,對研究某些問題還有一定參考價值的,擬酌量選入。 本書第一、二兩輯均擬先出版平裝本,每種單獨定價,陸續發行,全部出齊后再出版精裝合訂本。平裝本每種書後均附有本輯擬目,以便讀者了解這一套書的概貌。
中華書局編輯部一九八二年一月
前言
程俊英
先父程樹德,字郁庭,福建福州人。一八七七年生,一九四四年卒。清末進士,不願居宦,公費留學日本,學習法律。回國後,長期擔任北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兼任教授。七七事變後,隱居著述,貧病交加而終。 先父十歲喪母,孤苦無依。但少年有志,勤奮自學,通宵達旦,熟讀經、史,博覽群書。中年致力教學、科研工作,所任課程中有《中國法律史》、《比較憲法》、《九朝律考》等科目。於繁重的教學之餘,孜孜寫作。晚年更潛心學術研究,不事教學。一生著述約四百餘萬字。 先父寫作開始得比較早,一九0六年二十九歲,第一部著作《國際私法》七卷問世。一九一九年《漢律考》七卷問世。一九二五年出版《九朝律考》,這是父先一生的重要著作之一。一九三五年再版,解放後又重版兩次。該書從古藉中搜羅從公元前二世紀起至公元後七世紀間,歷代已經散失了的法律、科令、格式、刑名和有關的資料,作了綜合的考證與論述。以十年之功,編成《九朝律考》二十卷。參考書藉數百種,約三十餘萬言。內容包括《漢律考》、《魏律考》、《晉律考》、《南北朝律考》(梁、陳、後魏、北齊、後周)、《隋律考》等九朝的法律考證。此書解放前在國外已有多種譯本。在國內列入大學叢書,現在仍爲政法高校研究生必讀的參考書,對國內外有廣泛的影響。一九五五年重版時,商務印書館編審部評價說:“該書作爲社會上層建筑的法律史而言,不但可以供研究我國法律變遷沿革的人作參考,而且也是研究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料。” 一九二八年《中國法制史》出版。這是爲京師法科學生所編的教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