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新思想”运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菏泽“新思想”运动

菏泽的“新思想”运动   王延坤在郓城县小有名气。原在机关上班的他,离职后办起了郓城县大众中介介绍所,并且搞得红红火火,仅今年春节后的1个月里,中介所为300多人办理了外出务工手续。短短两年的时间,王延坤向外输出了几千名当地富余劳动力。加上其他的业务收入,王延坤的中介所年收入10多万元。熟人都跟他开玩笑:“老王你真行!一间小屋,一部电话,一年赚个十几万。”   其实老王的钱来得并不那么轻松。每一次输出劳动力,哪怕只有一个人,他都要亲自送到接收地,安排好了再回来。他跟车往西藏运送小尾寒羊,在车里一蹲就是四五天,强烈的高原反应,常常让他半个多月恢复不过来。即使这样,几年内他向外输出了12万只当地有名的小尾寒羊。有人不明白:退下来就享享清福算了,又不是缺钱花,折腾什么?他总是笑笑:“人总要干点事情。不管干什么,干就要把它干好,不吃点苦哪行?”   从机关干部到开创自己的事业,在已年过半百的王延坤身上,彰显的是一种敢于挑战自我、开拓进取的精神。其实在菏泽,像王延坤这样打破陈旧观念的束缚去干事的人正在逐渐增多,一种转变观念的风气在菏泽悄然兴起。   有的研究者对菏泽的落后分析时认为,地处鲁西南的菏泽,是过去鲁国的属地,受儒家思想影响较重,儒家思想中保守、重农轻商的内容使菏泽人普遍缺乏开拓的精神,对新事物接受和适应慢,从而失去了很多的发展机会,慢慢地就落在了后面,与传承了齐文化的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仔细看这不无道理。以花钱为例,菏泽人挣了钱,不是想着如何去消费,也不是想着如何搞投资,他们的第一个念头是存进银行里。这与其收入普遍低、收入来源不稳定有关,但也显示出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菏泽人很少去寻找好的发展机会,即使有些机会也会怕有风险而不敢去做。有时候犹豫再三,反复掂量后才作出决定,往往是已经失去了好机会。外表勤劳的菏泽人内心却是懒惰的,他们很少主动思考和尝试发家致富的道路,所以他们因为内心的惰性而使体力上的勤劳变得成果无几,在发展缓慢的圈子里徘徊。   在经济上的差距面前,菏泽人演化出一???复杂的情绪。中共菏泽市委书记陈光把其归结为“三气”――牛气、怨气、丧气。   有人穷且牛气:别看菏泽工业不行,农业不比谁差;经济虽然落后,但我们的文化底蕴深厚;谁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菏泽牡丹胜洛阳!   有人满腹怨气:计划经济时期,光让我们发展粮、棉、油,不让我们上工业项目,为国家作了贡献,吃了大亏没人疼;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政策向东部倾斜,东部有港口、码头、机场、高速公路、开发区、保税区、大学城,我们有什么?   更多的人一脸丧气:“菏泽是没有希望了。”   面对这种思想现状,2003年初,陈光化名在菏泽市委机关报上发出一篇文章,专门诊断观念病灶,剖析菏泽“三气”。“菏泽为什么穷?说到底就是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下,菏泽要走出贫穷,难;要实现大发展,更难。“菏泽要发展,抓住了干部队伍就不难。菏泽的落后关键在于不落实,不落实的根源就在干部身上。往后,就是要让干事创业者吃香,让不干事者没有市场”。   2003年6月,配合改变“三气”,菏泽开始了一次不同于往常的“换脑”工程,组织机关干部外出考察的路线,不再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而是山东的德州、滨州和聊城。“南方取经已经有过多次,都是看时热血沸腾,回来冷冷清清。这次就是要从过去的追兵现在的标兵学起。”陈光如此解释此举的动机。走德州,过滨州,看聊城,菏泽的干部们由吃惊而思考:“同样是‘西部’,同样是欠发达的农业地区,人家为什么有动辄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投资,而我们却还盯着土地找饭吃?”   在“换脑”的同时,菏泽的整顿干部作风工作也在加压。2004年1月,菏泽市政府下发2004年“第一号文”,25名乡镇主要负责人被同时党内警告或行政记过,原因是这些人在经济指标上弄虚作假。如此大规模严厉地处理干部,在菏泽还是第一次。2003年,菏泽市仅因公路“三乱”和不规范执法,就有179名党政人员受到处分。   由上到下,由干部到群众,一场观念革新的运动在菏泽迅速掀起。菏泽市委副秘书长周铁伦说:“摆差距,说潜力,让牛气变服气,让怨气变志气,让丧气变勇气。菏泽人开始重新打量自己。”   思想的转变体现在行动上,换来的就是成绩和效益。巨野县地处菏泽东部,县委书记王长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巨野县县城的地下水质差,喝了容易拉肚子,由于种种原因,原来为县城供水的自来水公司几年前倒闭了,居民吃水就靠抽取地下水。当地人没有办法,只好凑合着喝,外来的客人就不行了,住不过3天就要走人,后来竟因为吃水问题而“谈巨野色变”。“吃水问题都解决不了,还靠什么招商引资,谈什么发展?”经过讨论论证,巨野县利用开发巨野煤田的机会,就自来水建设与兖矿集团达成协议,兖矿集团在巨野县境内一处水质好的地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