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精神现实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鲁迅精神现实意义

论鲁迅精神的现实意义   摘要: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他的文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枪,充满唯物辨证的精神。鲁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海内外全体炎黄子孙的骄傲,鲁迅精神被称之为“民族魂”。但当前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年青人,对鲁迅精神产生了质疑,认为鲁迅精神已经过时,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是一种非常愚昧的说法,鲁迅的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是的,我们民族要全面实现现代化,鲁迅将是不可淡忘的一面精神旗帜,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鲁迅精神;民族魂;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056-02      一、关于对鲁迅的评价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他的文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枪,充满了唯物辨证的精神。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鲁迅先生最客观的评价,也是先生对自己最好的描述,他对敌人毫不留情,对祖国和人民怀着真挚的爱。用他的战斗的笔向着敌人冲锋陷阵,历史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海内外全体炎黄子孙的骄傲。毋庸置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一个强大的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鲁迅精神。鲁迅精神被称之为“民族魂”是当之无愧的。   毛泽东一生当中很少象评价鲁迅那样评价过别人,毛泽东一生中最敬重的人非鲁迅莫属,他说: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新文化的方向。这是毛泽东对鲁迅精神的最好的诠释。      二、鲁迅精神的内涵      鲁迅精神的实质是:1、严谨的治学精神,他对我国社会人情世故有着深刻的见解;2、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批判;3、不畏任何压力的韧性的斗争精神;4、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   鲁迅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之后便更加自觉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为了使祖国摆脱凌辱、人民得到解放,他一生毫不懈怠地进行战斗,一直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   鲁迅的骨头最硬,斗争也最坚决。他主张韧的战斗。“韧”就是百折不挠,就是锲而不舍。鲁迅清醒地看到,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失败和牺牲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革命目标,“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他一方面与敌人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一方面痛斥出卖革命的叛徒,揭露附着于狮子身上的害虫钻入革命营垒的投机分子,以及在革命受到挫折时竞相忏悔颓唐的“翻着筋斗的革命家”。在革命高涨的时候,他又告诫人们不要头脑发热,要“首先守住营垒”。鲁迅岩石般的革命坚定性和韧的战斗精神,来自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来自与人民群众和先进社会力量的血肉联系。从鲁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智大勇,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应该具有的高风亮节,什么人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三、鲁迅精神不容诋毁      在党和人民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极少数学者、作家打着重评20世纪中国文学的旗号,恣意贬低鲁迅。他们不承认鲁迅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借口鲁迅没有写过长篇小说,否认鲁迅是中国乃至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家,否认鲁迅对20世纪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作出的巨大贡献。从本质上讲,这是毁弃民族精神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种表现。   二是给鲁迅精神下狭隘的定义。有些人一谈及鲁迅与鲁迅精神,就说鲁迅心胸狭窄,容不得不同意见,好斗。诚然,鲁迅生活在一个黑暗的年代,他必然要同那些反动黑暗势力进行毫不妥协的战斗。但是鲁迅的心胸并不是狭窄的,他有着海纳百川一般的广阔胸怀。1932年,针对“文学自由人”胡秋原发表的《阿狗文艺论》一文,“左联”的一些人不恰当地发动了对胡秋原的批判。在长达10个月的论战中,鲁迅始终保持了沉默。而当“左联”个别人写诗谩骂胡秋原时,鲁迅挺身而出,写下了著名的《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一文,保护了胡秋原。论战接近尾声时,鲁迅又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张闻天一道,批评了“左联”一些人的错误做法,还托冯雪峰给胡秋原送去了“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普列汉诺夫的照片,调和了胡秋原与“左联”之间的紧张气氛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