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刑法志》作者考——以唐代辛骥墓志为新证.docVIP

《晋书·刑法志》作者考——以唐代辛骥墓志为新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书·刑法志》作者考——以唐代辛骥墓志为新证

《晋书·刑法志》作者考——以唐代辛骥墓志为新证-法律 《晋书·刑法志》作者考——以唐代辛骥墓志为新证 龙大轩,秦 涛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重庆401120) 摘 要:《晋书·刑法志》是研究汉魏晋法律制度的重要史料,历来为学界所重视,惜其作者却史载阙如。通过上世纪初出土的《大唐故刑部郎中定州司马辛君墓志铭并序》的碑文记载,结合传世文献详加考证,认为该墓志的志主辛骥,字玄驭,正是《唐会要》记载的《晋书》分撰人之一的刑部员外郎辛邱驭,亦是《晋书·刑法志》的真正作者。 关键词 :《晋书,刑法志》;辛玄驭;辛骥墓志;分功撰录;法律之学 中图分类号:DF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33(2014)06-0002-06 收稿日期:2014-02-19 该文已由“中国知网”()2014年5月6日数字出版,全球发行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重新认识中华法系》(13AFX0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龙大轩(1965-),男,重庆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 秦 涛(1985-),男,江苏常州人,西南政法大学2011级法·律史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法制史。 《晋书·刑法志》作为研究汉魏晋法制的基本文献,历来受到法律史学界的重视,被誉为“二十五史刑法志中文字最好、学术价值最高的作品之一”,有学者通过考证《晋律》条数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认为“从史料价值看,《晋书·刑法志》应高于《唐六典》”。由于传世文献记载的歧异而长期存在争议的《晋书》作者问题,随着学界研究的深入也已经渐趋明朗,但是具体到《晋书,刑法志》作者的问题上,则依然史料阙如,只好停留在猜测的阶段。比如何勤华根据《晋书,刑法志》的法学专业水平认为该志应该“由专家撰写”;而台湾学者陈俊强通过推测《隋书·刑法志》的作者可能是李延寿,从而猜测《晋书·刑法志》的作者可能也是李延寿。这种猜测在文献不足征的情况下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然而随着出土文献的面世,《晋书,刑法志》的作者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上世纪初,记载唐人辛骥生平的《大唐故刑部郎中定州司马辛君墓志铭并序》(以下简称《墓志》)出土并为河南千唐志斋所藏。辛骥,字玄驭,曾参与过《晋书》的编撰工作。笔者在当前学界对《晋书》编撰情况的研究基础上,以《墓志》为根据,结合传世文献之记载推定:《墓志》的志主辛骥,正是《晋书·刑法志》的作者。以下分次论之。 一、从“分功撰录”的编写原则看《刑法志》的作者 唐修《晋书》,开后世官修正史之先例。关于《晋书》的编撰情况,两《唐书》、《玉海》引《中兴书目》、《唐会要》、《册府元龟》、《史略》等并有记载。其中以《唐会要》记载最接近事实,兹节引如下: “(贞观)二十年闰三月四日诏,令修史所更撰《晋书》,……于是司空房玄龄、中书令褚遂良、太子左庶子许敬宗,掌其事;又中书舍人来济、著作郎陆元仕、著作郎刘子翼、主客郎中卢承基、太史令李淳风、太子舍人李义府、薛元超、起居郎上官仪、主客员外郎崔行功、刑部员外郎辛邱驭、著作郎刘允之、光禄寺主簿杨仁卿、御史台主簿李延寿、校书郎张文恭,并分功撰录;又令前雅州刺史令狐德菜、太子司仪郎敬播、主客员外郎李安期、屯田员外郎李怀俨,详其条例,量加考证。” 由此可见,《晋书》乃集体修史之产物。然则,在此参修的二十一人中,谁是《晋书》十志中《刑法志》的作者呢?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乃“掌其事”者,其工作性质相当于主编,恐非躬自捉刀之人;令狐德葉、敬播、李安期、李怀俨四人,乃“详其条例,量加考证”者,其工作性质相当于监修,亦非亲手动笔之人;另十四位“分功撰录”者,即分撰人,才是真正的作者。故《晋书·刑法志》只可能是出自某位“分功撰录”人之手。 “分功撰录”是唐太宗下诏修史时定下的编写原则,同时也是我们发现《晋书·刑法志》作者的有效思路。 按照郑樵的说法,“分功撰录”为“随其学术所长者而授之”,与《晋书》几乎同一时间编撰的《隋书》明显体现了这一原则。“如李淳风、于志宁之徒,则授之以志;如颜师古、孔颖达之徒,则授之以纪传。以颜孔博通古今,于李明天文、地里、图籍之学。”简言之,“分功撰录”即根据各撰写人的学术专长进行分工,各自撰写相应的篇章。博古通今者,便去写纪传;术有专攻者,便去写志书。在志书中则为,专攻天文者,便去写《天文志》;专攻食货者,便去写《食货志》。《晋书》共有十志,次第为:天文、地理、律历、礼、乐、职官、舆服、食货、五行、刑法。显然,刑法志当由专攻法律之学的人去撰写。那么,十四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