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向阳下乡记》:“三农剧”的突围
《马向阳下乡记》:“三农剧”的突围-新闻学
《马向阳下乡记》:“三农剧”的突围
【摘要】“三农”题材电视剧一直是我国电视剧的主要构成之一,但当前其与所处的观众、媒介等“新环境”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叫好又叫座的《马向阳下乡记》以其轻喜剧风格、时尚感和“一独多线”的营销推广模式,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启发。这表明,新环境对于“三农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该转换创作观念,创新制作播出模式,以实现“三农剧”的突围。
关键词 《马向阳下乡记》三农剧 突围
被称为“时尚农村剧”的《马向阳下乡记》,2014 年9 月17 日登录央视一套,整体收视率一度接近2%。不仅在同时段卫视收视中持续排名第一,网络点击率突破10亿人次,成为电视收视与网络点击量的双冠军,创造“三农”题材电视剧的新纪录。①在收获高收视率的同时,社会反响也极其热烈,“三农剧”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本文尝试分析该剧大受欢迎的原因,以此为基础,思考“三农剧”面临的新环境及如何突围。
一、轻喜剧开启新风气
当前我国“三农”题材电视剧,占据主导地位的有两种类型,一是烙有“赵本山式幽默”的“东北风”电视剧,尤其以《乡村爱情》系列剧为代表;二是以塑造伟大女性为主线的农村“苦情剧”。“赵本山式”东北风剧的主人公都来自农村,在农村改革的矛盾与冲突中,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家长里短拉开序幕。与之相比,《马向阳下乡记》的主人公马向阳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以一个城市人的身份来到农村,剧集在农村与城市的生活时差与文化冲突中展开故事叙述。
在“苦情剧”中,多难的女主人公往往美丽善良、性格温顺、忍辱负重,“生活的困苦”、“恶人的陷害”、“恶婆婆的折磨”等一起降临在她们身上,在故事的展开过程中博得观众的同情和眼泪。走轻松、喜剧路线的《马向阳下乡记》,通过马向阳从公务员到村官、从城市到农村,几经挫折,在为村民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展开,穿插着“化粪池救老太”、“挂吊瓶吃酒席”、“寡妇门前是非多”等情节,在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不乏对某些社会现实的揭露和讽刺,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
整体上看,该剧力求以轻喜剧的美学风格去展现农村现实,没有无厘头,没有低级趣味,不靠恶搞,不靠巧合,特别是不靠拿人物的生理缺陷开玩笑来取得喜剧效果。②
在一些“三农剧”中,农村只是被想像的对象,农村人也被贴上相应的标签。从《乡村爱情》系列来看,除了“标签式”的创业精英,农民被定位为游手好闲、搬弄是非的有闲阶层,③而基层村官则多以“高大上”的形象出现,即使有一些瑕疵,也是轻描淡写、浅尝辄止。如《乡党委书记》、《三选村官》、《干部》、《村官》等剧,有意无意地抬高和美化基层干部的形象,以主流意识形态代言人的伦理化视角去投合某种需要,④结果是与真实的农村情境相背离,拒观众于千里之外。
《马向阳下乡记》最大的看点是吴秀波演绎的“第一书记”。这个角色不再是既定的“高大全”形象。他像现实中不少干部那样抱着“玩”的心态下乡工作,几乎所有村民都认为他是来镀金的、玩的。他和大多数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一样,不清楚“两垄地有多大”,因害怕小耗子而无法入睡。就这样一个找不着北的“问题干部”,要给祖祖辈辈生活在大槐树村的村民们解决问题、指导工作,笑话、矛盾注定不会少。这样的情节创设,既符合现实,又使得喜剧有了合理化。
同时,该剧还真实地展现“第一书记”身上的闪光点:他为人厚道仁义,公平公正,富有同情心。充满智慧,面对村里不同的人与事,处处以柔中带乐的马氏幽默应对,如对刘世荣宣称的亲戚传闻,他以每个小孩一包饼干的方式轻松化解。有高度的责任感,誓死要保住代表全村人信仰的大槐树,用自己的房子抵押贷款筹集资金,让村民的土地可以利益最大化地流转。概言之,这个形象的塑造,将“人”、“人性”置于第一位,而不是将“身份”、“职务”置于第一位。
同时,该剧融入了“宫斗”、“囧”、“穿越”等近几年颇受欢迎的影视创作元素,但这些幽默、滑稽,不同于一般“三农剧”的“搞笑”、“无厘头”,甚至“瞎胡闹”,是一种既让人贴心,又不乏艺术的幽默。
《马向阳下乡记》的突破还表现在对复杂农村现实的巧妙反映上。仅就21 世纪以来的“三农剧”来讲,其反映的现实问题往往设置为农村的改革或发展纠葛,社会关系的变化是其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力,比如《农民的根》、《乡村爱情》、《咱们村的年轻人》、《喜耕田的故事》等。⑤虽有少数涉及乡村严峻现实的作品,也仅仅是从社会环境与人的关系角度,关注农村发展的困境和农民的无奈,如《生存之民工》、《烧锅屯的钟声》等。《马向阳下乡记》虽然也涉及“权力重建”、“土地流转”、“生态旅游”、“有机农业”等常规议题,但其情节点展开的关键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