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力、感染力、张力、亲和力——优秀新闻图片应具备的要素.docVIP

冲击力、感染力、张力、亲和力——优秀新闻图片应具备的要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冲击力、感染力、张力、亲和力——优秀新闻图片应具备的要素

冲击力、感染力、张力、亲和力——优秀新闻图片应具备的要素-新闻学 冲击力、感染力、张力、亲和力——优秀新闻图片应具备的要素 刘晨 【摘要】新闻图片是报纸的眼睛,其魅力在于它将新闻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想要拍出优秀的新闻图片不仅要在构图、用光、快门速度、光圈等方面下功夫,更要把握其视觉冲击力、感染力、张力、亲和力。 关键词 新闻图片;冲击力;感染力;张力;亲和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报纸是大众传媒,新闻图片是报纸的眼睛,是将新闻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作品。如何把新闻图片拍摄出力度,深度,具有冲击力,个性?这是摄影记者的追求。怎样才能拍摄出好的作品,结合长期新闻摄影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这不仅需要构图、用光、快门速度、光圈等,更要从新闻图片中反映出新闻价值与审美价值,需要反映出新闻图片的冲击力、感染力、张力、亲和力。 一、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如何让新闻图片在报纸上抓住读者的眼球,就要认真研究新闻图片的规律,不断创新,从日常生活中找到鲜活的题材。对于一些发生的事,如果用传统的手法去拍摄,只能得到平平的反应。新闻摄影照片是有生命力的,它不单单记录下发生的事情,还应该通过镜头让事情最本质的特性反映出来,通过图像和文字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憾和共鸣。这不仅需要理论上、思想上的提升,也需要在拍摄技巧方面不断地提高和创新,通过镜头和角度给读者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1991 年4 月,《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在安徽金寨县双河乡张湾小学抓拍的《大眼睛》,照片上苏明娟小姑娘做作业时抬头凝望的特写镜头,这幅作品反映了经济相对落后山区的孩子渴望读书的情景。那一双明亮、清澈、渴望的大眼睛,她的眼神、表情、神态在视觉上给读者巨大的冲击力,那双大眼睛紧紧盯住读者,告诉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愿望。这幅作品以它的独特视角,把山区少年儿童教育问题推到前台。这幅作品感动了中国,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才有了全国性的希望工程活动。 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大地震。5 月16 日晚,新华社记者刘忠俊拍摄了《震撼人心的那只手》,拍摄的是四川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发掘现场的一幕——一名死难学生手里紧紧攥着一支普普通通的圆珠笔。这是一幅过目就永生难忘的照片。这幅照片画面构图简洁,整个拳头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一,却给读者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我们无法与大自然相抗衡,当鲜活的生命被夺去,人类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就是这只手,带给我们无限的悲哀,让读者对这场地震有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蚌埠日报》的众多新闻图片在拍摄实践中,把视觉冲击力的要素自觉运用到作品中。2010 年7 月16 日,有人报料,一位小伙子为救两名落水儿童溺水身亡。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有关单位正在打捞溺水的青年,被他救起的儿童及父母也在河边等待。记者赶紧多角度把这些现场拍下,把现场的紧急救援的方式记录下来。如何反映他救人的事迹?记者发现了这位青年跳水救人前脱下的鞋。这双运动鞋摆得不整齐,两只鞋帮贴地,可见当时小伙子救人心切,一下子把鞋子甩下来。记者蹲下身子,把相机放得贴近地面,从倒下的鞋子向天空拍去,告诉读者,英雄救人时的匆忙,但如今却找不到英雄的身影。第二天,报纸头版发了这张《英雄你在哪?》的照片,这双鞋子的视觉冲击力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反响。有关单位组织更多的力量去打捞,市民更渴望了解英雄救人的细节。《蚌埠日报》及时跟进,采写被救人员和了解刘开瑾的具体情况。原来,刘开瑾是一名新疆的大学生,暑假期间在蚌埠打工。当刘开瑾尸体火化时,成千上万的市民含泪相送。《珠城市民今天送别新疆青年刘开瑾》这组系列报道获得安徽新闻奖(2010年度)二等奖。 二、新闻图片的艺术感染力 有人说,新闻图片的魅力在新闻性,只要把发生的事件真实的记录下来就行了。在多年的拍摄实践中,笔者认识到,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是真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只有经过认真构思的新闻图片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才能形成艺术感染力,激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并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 第1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SARS病房》,作者贺延光拍摄了一位医生的背影,面对死去的患者,从医生的背影中透露出一种无助、无奈、无力,面对死者是那么束手无措。面对突发疾病,人类感到自己的渺小。同时,也激发人类面对灾难不惧艰难去征服未知的勇气。作品没有刻意构图,但通过看似平淡的画面,却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这就是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认识到作品深刻内涵,并给人们以启迪。 1980 年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特写一等奖的《手》,作者麦克·韦尔斯拍摄了两只手——一只瘦小的黑手无力地搭在一只又大又白的手上,大小对比、肥瘦对比、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