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量化宽松政策”实质是嫁祸于人
“量化宽松政策”的实质是嫁祸于人
世界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两年了,坚强的中国没有被这场危机放倒,而发誓“不做世界第二”的美国却被这场危机打得有些神昏颠倒,不但经济复苏的曙光姗姗来迟,而且失业率有增无减。从来不检查自己而只把手电筒照别个的美国老板于是故伎重演,将当年用来逼迫日本当替罪羊的手段又用在了中国和全世界的身上,先是殚精竭虑地逼迫人民币大幅升值,中国政府不吃这一套。美国拿中国没办法,于是又想出了最恶毒的一招: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009年3月至今年3月,美联储共购买了1.7万亿美元的国债及抵押贷款担保证券,试图阻止美国经济像自由落体般下坠。今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仍呈现减速态势,美联储于11月4日又重启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抛出6000亿美元。此等虎狼药一投放,立刻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
“量化宽松”,
究为何物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联储主席伯南克的首创发明,简言之就是乱印滥发钞票,开闸放水稀释美元,拼命往金融系统注钱。
伯南克之所以敢对本国经济使出此等虎狼药,用他的话说是为了刺激美国有气无力的经济。按照伯南克等人设计的刺激方案的理想流程是:多印钞票,变相降低利息,银行、商人和百姓手中可以有更多的钱。大家都有钱生产、消费,形势就能变好,而且越来越好。很遗憾,美国增多的货币并没有流入需要资金之处。钱从美联储出来后基本上是三个流向:一部分流入股市,以供金融机构炒股;银行和大公司截留一部分,用以囤积黄金等贵重金属或大宗产品;另有相当一部分流入国外经济增长较快的市场。
伯南克乱印钞票,美国普通百姓还是没有钱消费,但华尔街有的是钱。预期2010年华尔街又要大手分钱,三十多家主要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大约可分得1440亿美元,比2009年的1390亿美元还要多出4%。这还不算各位高管本人或通过其所在机构在资本市场投资的收入。从华尔街的情况看,资本市场开心之日,就是劳苦大众难受之时。
许多世界知名经济学家都指出:美国滥印钞票其实就像是在“透支生命”。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印现钞的速度被一些经济学家形容为“严重透支”。有材料显示,从1982年到1992年这10年,美元增发量处在“温和”状态,但仍年均增长8%,从1992年到2002年这10年,美元增发进入“快车道”,增幅达到12%。
“9?11”事件后,由于反恐战争和刺激濒临衰退的经济需要,美元增发速度一度达到惊人的15%。而时至今日,美国更是发疯一样狂印钞票。有经济学家评论说“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如此严重地透支过未来,美国不仅透支了本国人民的财富,也同样严重地透支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未来财富。”此话不无道理。美国肆无忌惮地印钞票,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变相赖掉美国所欠其他国家的债务。当然,此举也会玉石俱焚,因为美元稀释也害了美国本国的债权人。
美元稀释,世界不平
美国是世界霸主,二战以后,他横行霸道,想欺负谁就欺负谁,哪个受了欺负还不能做声,只能默默忍受。但对于这次滥发美元,不少国家还是或明或暗地采取行动,予以回击。
英国《泰晤士报》10月17日以“美元:唯一的道路是下跌”为题发表文章说,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是大量印刷钞票,购买政府债券,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来帮助刺激经济活动,“并非大家都认为这个政策会管用……市场一直担心,伯南克想启动这一项宏大的印钞计划可能使全世界最重要的货币――美元陷入‘死亡螺旋’”。
除了张开恨口大发牢骚之外,英国政府也采取了对付办法。伯南克15日表态美国将采取“必要的额外措施”刺激经济后,英国央行立刻回应说,如果美国增发新钞,那么英国也立刻开动印钞机,印出更多的英镑。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说,美元贬值让英国乃至欧洲人对“货币战争”的担忧进一步增多,因为各国都倾向通过货币贬值来推动出口增长。
《日本经济新闻》等日本媒体在目睹美国滥发美元的情形下,也牢骚满腹,埋怨声声。他们在回顾当年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陷入十几年低谷的痛苦经历后,一致认为:“日元沉浮史”的每一个关键点似乎都离不开美国。日本经济学家木下俊彦曾无奈地表示,长期延续下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存在根源性问题,美国只要启动印钞机,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大把的银子赚到手。
韩国媒体也不失时机地回顾了美国过去50年发动的几次“汇率战争”。《韩国经济》报道说,美国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第一次汇率战争,最终于1971年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这导致了欧洲蒙受巨大损失;上世纪80年代美国进行第二次汇率战争,让日本蒙受损失;这次美国进行的第三次汇率战争目标就是那些以出口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如果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大幅升值,经济可能会出现恶化,甚至可能再次发生经济危机。
目前亚太地区不少国家都在采取措施。11月2日,澳大利亚和印度不约而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