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奥数背后“你我他”
论中国奥数背后的“你我他”
摘要: 本文对目前的“奥数热”作了简单描述,同时从孩子、家长、高校、奥数成功者等的反映简单分析了出现“奥数热”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 奥数数学竞赛原因
2008年是奥运之年,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其实每年都是“奥林匹克之年”,不过他们所说的奥林匹克并不是体育竞技,而是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俗称“奥数”。自从十多年前“奥数热”出现到现在,奥数已经渗透到中小学的每一个角落,进而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培训班广告大街小巷无处不有,孩子的周末已被无情剥夺,家长的周末变成了陪读,书店里的奥数教材林林总总。但是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的教授杨东平却对奥数现象痛下断言:“奥数之害远胜黄、赌、毒。”一时之间声讨奥数的声音不绝于耳,奥数究竟怎么了?
一、当前的景象
周末的北京依旧是车水马龙,十分热闹,尽管是休息日,但是在北京的街头到处可以看到奔波在上课路上的孩子和家长。家长这样说:“不光是孩子,家长的负担也挺大的,一到周末就得陪孩子上培训班。”很多家长陪孩子上培训班是度过周末的唯一方式。每个周末下午三点半孩子下课了,成群结队走出学校,马路上立刻拥挤起来。附近的居民说:“每个周末,上课、下课这里都会堵车。”孩子们说:“我们每个班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在上奥数辅导班,有的是在学校办的辅导班学习,有的是在社会上办的奥数班学习。”培训班满街都是,经调查,北京一所培训学校竟有90多个教学点,在武汉、上海、郑州等地有10个分校。平时在教室上课的不仅仅有孩子,还有家长,培训学校竟然办得如同一所普通的学校一样。而对北京、武汉、南京、广州等地的调查表明,奥数班一直非常红火,有的孩子在学前就开始报班了,有的孩子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竟同时报好几个奥数班。
二、经济的诱惑
一个孩子上几个奥数班,使得奥数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几乎像水和空气一样成为生活中离不开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如此多的家长和孩子追逐奥数,痴迷奥数,也让很多人嗅到了商机。我们可以在百度里随便作一个搜索,奥数培训班的广告多达几百万条,那么在这几百万条广告背后又潜藏着多大的市场呢?暑假还未来临时,所有的培训机构几乎就都开始热招暑期和秋季奥数班了,学费为1830/16节/3小时,如果按照每期学费1500元,每年2期来算,仅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就有近120万的学生,大概60%的学生参加奥数班,那么奥数催生出来的市场规模就有20多亿。事实上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导向问题,还是一个利益问题,因为很多机构就依靠教辅读物的编写来生存。除了培训班外,奥数读物也是奥数衍生出来的重要产业。奥数班就像一个摇钱树,办奥数班成为一条快速致富的道路。
三、孩子的心声
办奥数班的有重点中学的教师,有重点大学的教师,有社会上的各种培训机构,还有相关的出版机构,而作为奥数热的主角――孩子们又从中获得了什么呢?在对广州的一千名学生进行梦想的大调查中,大多数学生竟然说:“希望永远都不要学奥数!”奥数是孩子们的噩梦。“我根本就不想去上奥数课,但是妈妈非得让我去上。”“没有几个人真正喜欢奥数,少数人可能真的喜欢,但是大多数都是迫不得已。”“奥数很难,很多都不理解,有时候根本听不懂,一头雾水。”例如小学五年级的奥数题:“将两个自然数的差乘以这两个数的积,能否得到45045。”这道成年人都很难算出来的题目竟是小学五年的奥数训练中的一道普通考题。
四、家长的无奈
一个人是否具有研究数学的天赋,其实到16岁左右才会知道,但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学奥数,根本就没有必要,这无疑是对孩子的一种摧残。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在北京清华大学演讲的时候曾经炮轰奥数,认为奥数正在扼杀天才。著名的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在南开大学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中学生向他请教奥数题,陈省身先生告诉这些孩子“我不会”,也许这是陈省身先生的自谦之语,也许是事实,但数学大师为什么必须会做奥数题呢?为什么连数学大师都不会做或者都不愿意做的奥数题现在的中小学生却抢着学呢?家长如是说:“看着孩子每天这么辛苦,奥数题目那么难,大人都做不出来的题目,孩子却要去做。特累,特痛苦。但是现在很多重点学校招生都是根据成绩择优录取,而且将数学竞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主任肖杰回忆说:“曾经在等待自己正在上奥数班的孩子下课的时候,碰到了一个科学院的现在一个很著名的数学家,我们彼此对视后哈哈大笑,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笑。”尽管知道学奥数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生的用处不大,甚至有害,但是数学家们和所有的家长却都让自己的孩子上奥数班。他这样解释:“就像滔滔江水一样,你的孩子也只是江水里的一小块浪花,如果你不跟它着走,你就没路可走,不读奥数就上不了好中学,好大学,这个怪圈左右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