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活动美学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学活动美学意义

论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   摘要: 人类文学活动的基本美学意义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应用于文学创造,则是一种诗意情感关系。它引起人的自觉能动的、合目的性的文学创造,让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地得到显现。换句话说,人的生活活动,无论是物质的生产活动,还是精神的创造活动,都是人的意志的表现,从精神创造活动方面来讲,文学也是一种展现的方式,并因此而呈现其美学意义。   关键词: 文学活动美学意义人的本质力量      一      人类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说到底是人与对象的关系,这种人与对象的关系应用于文学创造,则是一种诗意情感关系。这里所说的“人与对象”,从人的生活活动来讲,是人和自然的交换过程。在生产劳动中,一方面,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成了人化了的自然:“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1](P1562)另一方面,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如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李白的“相看两不厌,独爱敬亭山”。最有意思的要算杜甫的“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忆”着我,“等待”着我的“重游”;花也绽开了笑脸,柳也扭起了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欢迎我的再一次光临。这些拟人化的描写,使大自然都带上了人的情怀。   白乐天更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2](P26)人在旅途,只不过是一匆匆过客。江山依旧,人事依然,诗人的情怀是满脑子都是江南的影子。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是毛泽东九十年前的宏伟蓝图,诗人的构想如今已成为现实。   从以上诗句,我们都不难看出,在人与自然的交换过程中,人总是以自身的意念(本质力量)来作用于自然,使自然脱离原始的粗糙状态――人格化,创作上叫做“拟人”;而自然又提供了一个场所,使人得到锻炼,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本质力量。   有人不禁要问,大自然不也给其它动物提供了一个场所吗?而且,有许多动物也晓得巧妙地利用自然。蜜蜂做的蜂房,河??筑的土屋,蚂蚁造的蚁巢,人类的能工巧匠也得好好研究一下。难道它们也都可以过上诗意的情感生活吗?非也。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那些动物尽管也可以根据自身遗传本能作用于自然,对自然(实际上只能算是自身周围环境)进行改造,但无论经历多少年的演进,它们都不可能使自然脱离原始的粗糙状态――己化。因此,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      (一)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自由的关系。   这里所讲的自由,不是那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而是一种有对象的自由。也就是说,我可以追随你、模仿你,但我不会被你所控制。我在追随你、模仿你的过程中,可以加进我自身的主观意念或因素,对你进行改造。比如:人的视野比不上高飞的鸟儿,但是,人模仿鸟儿发明了飞机,如今已能航空、航天。   动物的那些感觉都源于自发的本能、人类的发明创造却来自自由的天性。或者说,人的某些方面的具体的感觉能力可能不及动物,但人可以根据条件自主选取对事物感觉的角度。《诗经》中的《硕鼠》,表达了百姓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感;齐白石画中偷吃灯油的老鼠,“梦破鼠窥灯,露送晓寒侵被”,作为夜的静寂的点缀,此处的小老鼠则成为艺术作品中可爱的小生灵;在迪尼斯乐园,米老鼠更是人见人爱的大明星,有谁能抗拒米老鼠那精灵般的魅力呢?   正是由于人对自然保持了那样一份清纯自由的关系,人的感受也就没有边际,就不会被束缚在本能感觉范围之内了。      (二)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还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诗意情感关系。   清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绦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诗中写出了秋日江上渔父独钓的潇洒与逍遥――一个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小舟,一支钓杆,一边唱歌,一边喝着酒,潇洒中含有几分孤寂,孤寂中显出几分萧瑟。表面上是写一个人独自在船上钓着鱼,其实是在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对话,通过钓鱼这一特殊方式,实现人的诗意情感的内涵需要。   关于这一点,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不经意中吟出:“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3](P252)经海德格尔的借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财富。尽管海德格尔因赞颂希特勒而为人所不齿,但他这一句名言的借用,却是他人性的光辉闪现,仅此一句,世人就足以原谅他了。   古往今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样的世界与洪荒何分?与动物何异?   唯有诗意,哪怕是一点点,便构成了人与世界的分界。当人类第一次拿起石块作为工具的时候,他们是否感觉到了美,我们不得而知。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