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大化原则(Optimality) 又称理性选择原则(principle of rational selection ),这一原则假定每个经济主体都是“经济人”,并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最大化原则决定着经济学的预测能力(Power of prediction)。经济学不能解释非最大化行为。雷锋行为、国有企业行为,符合理性选择原则吗? 均衡原则(equilibrium) 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会达到某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任何压力和动机促使经济主体做出进一步调整或改变,这时各种经济变量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经济学称这种状态为均衡。均衡是经济分析和预测的基础,如果一个经济系统不存在均衡,我们就无法对它进行分析,更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 一般均衡(GE) 以完全竞争为基础,考察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条件。它是以局部均衡为基础的消费者、厂商、某一个市场的单独决策为基础 博弈论(Game) 以寡头竞争为基础,是一种相互决策。具有众多均衡概念。比如优势策略均衡、纳什均衡、博弈完善均衡(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均衡等。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30%-40% 包括课堂、出勤、作业 期末考试: 70-60% 卷面成绩 主要内容 1、市场与消费理论,(第1-16章): 预算约束 、偏好 、效用 、选择 、 需求 、 显示偏好 、 斯勒茨基方程 、 购买和销售 、 跨时期选择、 不确定性 、消费者剩余 、市场需求 和均衡 ; 2、 厂商行为: 技术、利润最大化 、成本最小化 、 成本曲线 、厂商供给 、行业供给; 主要内容 3、产业组织理论: 垄断 、 垄断行为、 要素市场、寡头垄断; 4、 福利经济学: 交换 、生产、 福利 5、微观理论的最新发展: 拍卖和机制设计、博弈论、外部性、不对称信息、公共物品、信息技术等。 授课计划 第1--7周:市场与消费理论 第8-9周:厂商行为 第10周:产业组织理论 第11-12周:福利经济学 第13-16周:微观理论的最新发展 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 40% 1、课堂提问 10% 2、作业 10% 3、小组报告 20% 期末考试成绩 60% 第4周 经济学的性质 案例讨论:集体离婚 第8周 消费行为理论 消费者均衡的特点与对现实的解释性 显示偏好的意义 评价效用函数 ? 第10周 厂商行为与产业组织理论 零利润的含义与现实的解释性 机会成本 厂商的行为目标 第12周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意义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的意义 帕累托效率标准的含义 ? 第14周:微观理论的最新发展 如何理解科斯定律 市场效率 市场失灵 中级微观经济学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7e) Hal R. Varian Fall, 2010 张伟 湖北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 Tel: E-mail: Zhangwei@hubu.edu.cn 课程目标 微观经济理论的完善和深化 形成专业的思维能力 Learning Goals for Economics Majors The Economics Department wants our majors to have knowledge of economics principles with the skills to apply this knowledge in the following way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I.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1. Apply economic analysis to evaluate everyday problems. 2. Apply economic analysis to evaluate specific policy proposals. 3. Compare two or more arguments that have different conclusions to a specific issue or problem. 4. Understand the role of assumptions in arguments. II. Quantitative Reasoning Skills 1. Understand how to use empirical evidence to evaluate an economic argument. 2. Inter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