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蟋蟀住宅1
* 猜谜语 课前活动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咱们一起做个猜谜语的游戏,看谁猜得又对又快.下面有三则关于昆虫的谜语. 猜一猜(打三种昆虫) 谜底 1.小小飞贼,武器是针,抽别人血,养自己身。 2.一条小小虫,自己做灯笼,躲在灯笼里,变个飞仙女。 3.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成八卦阵,专抓飞来将。 蚊子 蚕 蜘蛛 导入新课 蟋蟀又叫蛐蛐,你可能见过或者逮过.读读这篇课文,它会告诉你蟋蟀不仅会叫,好斗,而且有高超的建造住宅的本领.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参观它的住宅,并从中体会蟋蟀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图片欣赏(关于蟋蟀的图片) 关于蟋蟀的图片 图片欣赏 跟我学词语 住宅 隐蔽 隐藏 选择 住址 洞穴 柔弱 搜索 倾斜 平坦 扒土 宽敞 慎重 挖掘 抛弃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思考: 课文给我们介绍了蟋蟀的哪两项本领?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唱歌。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蟋蟀的住宅都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一)了解蟋蟀怎样选址 (二)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三)了解蟋蟀怎样修建住宅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1、选择地址: 2、外部结构: 3、内部布置: 蟋蟀住宅给你们一个总的印象是什么?在文中把这句话找出来。 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蟋蟀住宅图 住宅的特点 朝阳 倾斜 隐蔽 弯曲 清洁 简朴 干燥 卫生 返回 2.动工时间? 怎样建造,找出动词 1.找出描写蟋蟀修建住宅的段落。 2.动工时间? 怎样建造,找出动词 3.“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4.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剩下的长时间的整修,蟋蟀是怎样整修的? 5.“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这一句怎么理解? 6.这回,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谈谈你的理解。 1.熟读课文第七段,并找出蟋蟀建造住宅所用的工具. 2.看图把工具与蟋蟀的身体部位连接起来. 3.结合图形给大家介绍一下蟋蟀是如何使用这些工具的. ⒋.蟋蟀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 看图结合课文连线 前足:扒 钳子:搬 后足:塌 锯: 推,铺 蟋蟀图 使用工具: 前足,钳子,后足,锯 返回 小活动: 转动脑袋说一说 1.请两位同学介绍 2.教师感情渲染 是啊,我们这些小蟋蟀,就是用这样柔弱的工具建造我们的住宅的.我们不停地挖呀,有时一连工作两三个小时呢,就连昆虫爱好者法布尔先生都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可是我们还在不停地挖呀. 返回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法布尔和他的《昆虫的故事》 法布尔(1823——1915)是法国近代杰出的昆虫学家,也是蜚声世界的科普读物作家。他写的《昆虫的故事》(又译作《昆虫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引人入胜的内容赢得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他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喜欢动植物,尤其是昆虫。他没上过正规大学,主要靠自学成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