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氯乙烯的生产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氯乙烯的生产技术 姓名 班级 [摘 要] 氯乙烯是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其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决定着聚氯乙烯树脂的质量、生产成本及市场竞争力。本文对氯乙烯的生产技术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氯乙烯的性质用途、生产方法、国内外市场状况等,并给出了自己的结论。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对未来氯乙烯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 [关键词]氯乙烯 生产方法 市场状况 性质 用途 Vinyl chloride production technology 姓名 班级 Abstract: Vinyl chloride monomer is the polyvinyl chloride, its production technical level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PVC resin, production cost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chloride were reviewed, introduces the properties of vinyl chloride applications, production methods, such as market condi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gives to his own conclusions. In the process of data access, to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VCM made predictions Key words: Vinyl chloride Production methods Market Conditions Properties Application 一、前言   氯乙烯(VinylChlorideMonomer简称VCM,分子式CH=CHCL)是无色的、易液化的气体。易聚合,也能与丁二烯、乙烯、丙烯、丙烯腈、醋酸乙烯和马来酸脂等共聚,主要用于制备聚氯乙稀(Polymerize Chloride Monomer简称PVC),也用于有机合成、制备冷冻剂掣”氯乙烯单体(VCM)是生产聚氯乙烯的主要原料,氯乙烯单体(VCM)几乎全部(98%)都用来生产聚氯乙烯(PVC)。余下的则用于生产聚氯乙烯氯化物和氯化溶剂。最初的氯乙烯生产全部以乙炔为原料,随着乙烯装置大型化及乙烯氧氯技术的成熟,乙烯法在经济和环保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乙炔法迅速被乙烯法取代,迄今为止,全世界氯乙烯装置93%(EDCNCM)法、乙炔氧氮化法、平衡氧氮化法等等。本文主要介绍了氯乙烯的性质用途及国内外市场状况,着重介绍了其生产方法与“三废“处理,对未来氯乙烯的发展做出的预测。 二、氯乙烯的性质结构 2.1、历史发展 1835年法国人V.勒尼奥用氢氧化钾在乙醇溶液中处理二氯乙烷首先得到氯乙烯。20世纪30年代,德国格里斯海姆电子公司基于氯化氢与乙炔加成,首先实现了氯乙烯的工业生产。初期,氯乙烯采用电石,乙炔与氯化氢催化加成的方法生产,简称乙炔法。以后,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氯乙烯的合成迅速转向以乙烯为原料的工艺路线。1940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开发了二氯乙烷法。为了平衡氯气的利用,日本吴羽化学工业公司又开发了将乙炔法和二氯乙烷法联合生产氯乙烯的联合法。1960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开发了乙烯经氧氯化合成氯乙烯的方法,并和二氯乙烷法配合,开发成以乙烯为原料生产氯乙烯的完整方法,此法得到了迅速发展。电石乙炔法、混合烯炔法等其他方法由于能耗高而处于逐步被淘汰的地位。 2.2、氯乙烯的理化性质 氯乙烯是乙烯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VCM,分子式?CH2CHCl?。无色易液化气体??。具有醚类气味?。熔点-153.8,沸点-13.4,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3.6%~26.4%(体积)。氯乙烯中氯原子很不活泼,难以发生取代反应,但在四氢呋喃中可以与镁形成格氏试剂。氯乙烯可与许多亲电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在引发剂存在下,可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也可与丁二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烯烃进行共聚合。外观与性状: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 相对密度(水=1):0.9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15 蒸气压(kPa):346.53(25℃) 禁配物:强氧化剂。避免受热。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的用途氯乙烯具有麻醉作用,在20~40%的浓度下,会使人立即致死,在10%的浓度下,—小时内呼吸管内急动而逐渐缓慢,最后微弱以致停止呼吸。慢性中毒会使人有晕眩感觉,同

文档评论(0)

y070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