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堪回首上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堪回首上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

可堪回首上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   1985年,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并成为此后日本长达10年经济衰退的商接导火索。   25年后,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对人民币升值进行施压,为中国对美出口设置障碍。      引子      进入9月以来,随着中期选举的日益临近,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声调不断提高。9周16日,美国财长盖特纳在国会作证日十表示,他呼吁中国允许人民币大幅且持续升值,并称奥巴马政府已开始寻找有助于鼓励北京允许人民币更快速升值的工具组合。9月24日,美国国会议院筹款委员会以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小为由,通过了一项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的法案。9月29日,美国会众议院通过了《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声称将对相关国家输美商品征收反补贴税,进一步对人民币升值进行施压。自6月19日中国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的三个多月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近2%。其中,9月当月上涨1.74%,创2005年汇改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25年前,由于不满日本出口带来的巨大贸易顺差,1985年9月美国联合其他三国强迫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在此后十年里,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先后AZ240:1提高到79。日元迅速大幅升值,直接助长7日本国内的经济泡沫,为日后经济泡沫破裂引发长达10年的经济衰退埋下了祸根。      历史回放“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      1986年,在日本银行已经做了两年局长的矶部朝彦,辞去了银行的工作,来到日立制作所,成为该公司的一名董事。虽然有专业金融知识,又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多年,但到日立后矶部却感到束手无策。   1973年日元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在此后的12年内,日元兑美元汇率尽管总体呈现升值态势,但汇率基本在250:1上下波动。但是到了1985年9月,日元兑美元汇率的这种相对平衡格局突然被打破。9月21日,日元汇率较上一个交易日升值一下子超过了4%。此后,目元汇率不断迅速上升,并进入了长达10年之久的升值周期。   作为一家制造重型机电装备并以出口为重点的企业,日立通常全到订单后要用一两年时间制造,然后进行出口。中标的时候,1美???兑换180日元,等到了装船的时候,1美元贬值到100日元。突如其来的日元汇率动荡,让多年来早已习惯了固定汇率的许多日本出口企业感到非常不适应。日立上层期待矶部能预测出日元升值的动向,以尽可能减少出口导致的损失。但面对急剧上升的日元汇率,作为当时日本为数不多的汇率专家,矶部却一直感到不知所措。   其实不是矶部不明白,而是当时日元升值的步伐实在太快。1985年9月20日前,日元汇率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而后不到3个月,则快速升值到1美元兑200日元附近,升幅20%。1986年底,进一步升值到1美元兑152日元,1987年,最高更达到1美元兑120日元。   而变化的始作俑者则是1985年9月美、日、英、德、法5国财长签署的“广场协议”。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索尼、松下、丰田等一批民营企业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和技术创造后,由内向型企业转变为外向型企业,并逐渐发展成跨国集团。进入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的出口大增,导致了欧美企业经营恶化,失业激增。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及地区间的贸易收支和经常收支的不平衡显著扩大。1985年,美国在出现1244亿美元巨额贸易赤字的同时,又出现了所谓经常收支赤字与财政赤字并存的“双胞胎赤字”。美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75年来第一次沦为纯债务国,对外债权余额达到1119亿美元。而此时的日本从80年代开始则出现了巨额的贸易顺差。1981年,日本顺差为87亿美元,到了1985年顺差已增至461亿美元,5年之间增加了近6倍,其中对美出口的增加了达74%。   美国的贸易逆差与日本的贸易顺差的增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美国的贸易逆差中近40%是在对日贸易中发生的。正是这样一个严重不均衡的市场格局引发了此后长达数年的日美贸易摩擦。在美国底特律,失业者们被日本的进口汽车所激怒,捣毁并焚烧日本汽车以泄其愤。   而此时的里根政府也将美国的高额贸易逆差归咎于日元估值过低,指责日本金融资本市场的封闭性和日元国际化的迟钝。1983年7月,里根访日,与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达成设置日美间日元美元委员会的决议。1984年2月至5月,日美双方工作组共召开6次会谈,并在5月份公布了《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   此时,日本各界才开始意识到日本金融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大幕已经徐徐开启,于是开始惊呼“金融黑船”已逼近日本资本港口。但即便如此,在随后的近一年里,日美贸易不平衡仍在进一步扩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