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物中毒的预防 知识介绍.ppt
* 食物与中毒预防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三、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预防 内容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1、交叉感染 * 食品的成品在使用前一般不再加热,一旦受到致病菌污染,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加工操作过程中如发生以下情况,就可能使食品成品受到污染。 1、成品和原料、半成品存放中相互接触(包括食品中汁水的接触)。 2、装成品和原料、半成品的工用具、盛器混用。 3、操作人员接触原料、半成品后双手未经消毒即接触成品。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3、食品未烧熟煮透 致病菌未被彻底杀灭,引发食物中毒较易发生的情形: 烹饪前为彻底解冻的食品。 锅烧煮食品量太大。 食品烧制时间不足、半生不熟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4、食品贮存温度、时间控制不当 * ...... ...... ......冷藏设施不足 ...... ...... ...... 具有潜在危害的即食食品在危险温度带贮存时间超过2小时,食品中的细菌大量繁殖。 冷藏设施不足或超负荷。 饭菜烧好没有放置在有卫生防护的熟食间。 熟食食品贮存温度过低或过高。 熟食食品贮存时间超过2小时以上。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5、餐具、容器、用具不洁 致病菌通过餐具污染到食品,也可引起食物中毒,较易发生的情形: 盛放食品成品的餐具或容器清洗消毒不彻底。 消毒后的餐具受到二次污染。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则 控制 加工量 原则一:放置食品受到细菌污染 保持清洁 生熟分开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原则二:控制细菌生长繁殖 控制温度 控制时间 原则三: 杀灭病原菌 烧熟煮透 严格清洗消毒 1、保持清洁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则 保持与食品接触的砧板、刀具、操作台灯表面清洁。 保持厨房地面、墙壁、天花板等食品加工环境的清洁。 保持手的清洁,不仅在上岗操作前及受到污染后要洗手,在加工食物 期间也要经常洗手。 2、生熟分开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则 处理熟食要做到“五专”,即专间、专人、专用工具、专用冰箱和专用消毒设备。 生熟食品的容器,工用具要有明显的区分标记。 从事粗加工或接触生食品的从业人员不应从事处理冷菜的工作。 3、使用安全的水和食品原料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则 选择来源正规、优质新鲜的食品原料。 熟食品的加工处理要使用净水。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则 4、控制温度 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制作后至使用的时间超过2小时的,应在危险温度带范围之外温度条件保存。 食品应快熟冷却,尽快通过危险温度带。 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原料应冷冻或冷藏保存。 冷冻食品解冻应在≤5℃的冷藏条件或≤20 ℃的流动水条件下进行。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则 5、控制时间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则 6、烧熟煮透 烹调食品时,必须是食品中心温度超过70 ℃,保险起见最好能达到75 ℃并维持15秒以上。 在危险温度带存放超过2小时的菜肴,食用前要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达到70 ℃以上。 已变质的食品可能含有耐热(加热也不能破坏)的细菌毒素,不得再加热供应。 冷冻食品原料宜彻底解冻后加热,避免产生外热内生的现象。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则 7、严格洗消 餐具、熟食品容器要彻底洗净消毒后食用。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盛器,双手要经常清洗消毒。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则 8、控制加工量 如果超负荷进行加工,就会出现食品提前加工、设施设备不够用等现象,从而不能严格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进行操作,上述各项关键控制措施就难以做到,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瘦肉精食物中毒 1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2 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 3 桐油食物中毒 4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瘦肉精食物中毒 1 … 瘦肉精中毒一般发生在食用后的30分至2小时,主要表现为心跳加快、肌肉震颤、头晕、恶心、脸色潮红等症状。预后一般良好,但对于高血压、 心脏病、糖尿病、甲亢、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疾病病人可能加重病情。 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 尽量选用带有肥膘的猪肉,猪内脏最好选择有品牌的定型 包装产品。 不要采购市场外无证摊贩经营的产品。 瘦肉精危害 预防措施 瘦肉精食物中毒 1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2 * 食品中亚硝酸盐来源 ..... 预防措施1 误把亚硝酸盐当作“食盐”或“味精”加入食物。 腌肉、肴肉制品中加入过量亚硝酸盐或搅拌不匀。 刚腌制不久的暴腌菜。 存放过久或腐败的蔬菜。 食堂、餐饮单位应尽量不自制肴肉、腌腊肉,避免误用亚硝酸盐,不使用来历不明的“食盐”或“味精”。 如需使用应严格保管,亚硝酸盐使用量不得超过0.15克/千克,使用时搅拌均匀。 尽量少食用暴盐菜,不吃腐烂变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 幻灯片课件.ppt
- 食品中的主要营养素知识介绍.ppt
- 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 知识专题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ppt
- 食品分析 教程文件.ppt
- 食品分析 讲课 演示教学.ppt
- 食品分离技术 知识装备.ppt
- 食品化学_维生素1演示教学.ppt
- 食品化学_脂肪1演示教学.ppt
- 食品化学_蛋白质3幻灯片课件.ppt
- 食品化学第一章 节 绪论 .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