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继续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我国继续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摘要:我国继续教育经过近几十年的大力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回顾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继续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继续教育的探索阶段、借鉴与发展阶段;对其进行认真分析总结,能为我国继续教育的合理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继续教育;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继续教育自1944年英国《巴福勒法案》被规定为“法定的公共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得以迅猛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但是人们对继续教育的概念并没有作出完全一致的理解。不过从《巴福勒法案》规定内容来看,继续教育是法定的组成部分之一,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之一。从中不难看出,继续教育是相对“初始教育”而言的,所谓“初始教育”(Initial Education)就是基础,是起始点。而继续教育则是“初始教育”的延伸、补充、扩大和发展。①
一、我国继续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
现代的继续教育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愈来愈短、生产技术对劳动者的教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形下提出的,并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以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其实这种继续教育思想早在2000多年以前,子夏在其“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中就做了充分论述。他将“初始教育”以“学”代之,而“继续教育”则以“仕”表述,此乃“理同而事异”矣。“仕”是继“学”之后的另一种学习,是“学”的延续和升华;而“学”则是“仕”的开端和基础。子夏对“仕”与“学”关系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他对教育的全面理解,是其大教育观的具体表述,他以“仕”来指代入职后的教育,即:继续教育,并把它纳入他的教育体系之中。虽说他的“仕”与“学”不像我们今天那样分得十分细致而清楚,但这对2000多年以前的子夏来说已是难能可贵。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是孔子的高足,在孔子晚年整理古籍文献时已是其得力助手。子夏在以后的从政和教学生涯中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20岁时就得到孔子的荐举“为莒父宰”。孔子逝世后,经过“心战”,最终放弃从政,退居家乡设官授徒,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他参与主持编纂《论语》,整理并传授《六经》,开创了诠释儒家经典的“章句”之学,被两汉经学家奉为经学鼻祖。不仅对荀子及其以后的儒家经学一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法家、墨家、道家等其他战国各家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催生或助长作用。
子夏在西河设官授徒从事教育实践,长达六七十年之久。培养出魏文侯、魏成子、李悝、吴起、田方子、段干木、禽滑厘、公羊高、谷梁赤等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大批杰出人才,史称“教弟子三百人”。在战国初期其办学成就和影响是非常之大,无与伦比的。在教学实践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毋庸置疑,子夏已成为继孔子之后的又一思想家和教育家。“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重要教育思想,继续教育理念意蕴其中。
子夏的继续教育思想异常丰富,并有其鲜明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学习时间的连续性。子夏在论述“学”与“仕”的关系时指出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在接受“初始教育”之后,还要继续努力学习。无论你是为官从政,还是步入社会,都要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第二,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子夏将学习分为“学”与“仕”两个阶段,“学”是“仕”基础,“仕”是“学”的延伸。“学”与“仕”构成了一个人的整个学习过程,两者结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能使人不断学到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第三,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子夏所说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中,对学习的不同种类进行了划分,他把“初始教育”和“继续教育”两阶段中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称作“学”,把两阶段中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称作“仕”。即使是同一个“学”在“仕而优则学”和“学而优则仕”中其意义也不完全相同,前者是指在继续教育阶段中的学习和自我修养,而后者指的是在初始教育阶段中的正规学习。
子夏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中含有丰富的继续教育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为后来继续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②
二、我国继续教育的探索阶段
(一)清末民初时期教育家思想家们自发进行的继续教育探索阶段
清末民初,由于社会变动,尤其是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知识界在思想、学术方面十分活跃。他们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反映不同阶级和集团的要求,提出种种不同的主张。表现在教育层面上,则产生了不同的思想流派和各种教育思潮。主要有军国民教育思潮、义务教育思潮和平民教育思潮等。其中较引人注目的是平民教育思潮。各派教育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农村教育改革实验,这些教育实验多是“期以教育之力改进农村生活,以立全社会革新之基”,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