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清厘金在地方“善后”中支出及影响
晚清厘金在地方“善后”中支出及影响
摘要:虽然厘金在太平天国战争后逐渐演变为一项经常税,但对其地方支出实情较少研究。考察浙江厘金在战后地方重建过程中的支出情况,围绕着厘金加收的使用,地方官绅权力相互渗透,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共同致力于地方社会的重建,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太平天国战后地方财政活动膨胀的具体形态。
关键词:厘金;地方财政;晚清;善后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1-0109-07
厘金制度在清后期的出现,常被看作清政府中央财政体制瓦解,地方财政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对其地方支出的实际情况,我们知道的还很有限。在现有的研究中,多是根据上报中央的报告来划分其支出。但由于厘金的地方支出大都来自正项收入下的加抽,且多为不报部的“外销款”,其收支详情没有独立的统计和报告,因此对其研究就难以再深入下去。本文以太平天国战后初期的浙江省为例,考察浙江厘金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各种加抽及其在地方重建中的作用。对应于厘金征收的不同层级,其地方支出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不同的层次,厘金地方加抽的实现机制是不一样的。在这一过程中,地方社会结构的各种权力因素围绕着厘金善后加抽的使用,也发生了不同层次的关系变化,反映出战后初期的地方社会关系在经过一定调试和变通后获得再生的实际情景。正是在这一规模巨大,关系复杂的地方善后过程中,源于战时筹措经费的厘金逐渐成为地方社会不可或缺的财源。不管从征收还是支出来看,战后持续存在的厘金制度都具有一种亦官亦商的混杂性质。
一、浙江战后重建与厘金加抽
虽然厘金的征收源于地方大员筹措内战军费的急需,但在战后初期,面对严重的战争破坏,传统以田赋为主的收入一时难以筹集,厘金的一整套征收网络遂被很自然地应用于地方重建之中。同治三年二月,左宗棠湘军攻占杭州,浙省战事渐告结束。在册人口从战前的3127万锐减至1497万,损失率52%,其中以素称富庶的杭嘉湖三府损失最巨。(全省“荒芜田、地、山、荡至一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六顷七十四亩有奇”,约???战前耕地的四分之一,截至宣统元年,“尚有荒芜未垦者四万一百四十四顷有奇”。与土地和人口的巨大损失相伴,塘工废弛的情况亦非常严重,“自咸丰十年以后,省城两次失守,该处久为贼据,不但石塘柴坝各工尽行冲刷,即石塘以内之土备塘亦渐就卸缺,以致咸水内灌,滨海各属势将尽为斥卤”,同治四年左宗棠报告:“上海向系淡水,今水味忽咸,是入苏松之确证”。
面对如此巨大的战争破坏,几任督抚都将地方善后作为要务之一竭力经营。在攻占杭州后,左宗棠即开设赈抚局,“收养难民,掩埋尸骼,一面招商开市,一面将急需修浚工程办理,以期通商惠工暂救时局”。其后,马新贻在更大规模上开始了地方重建的活动,据其同治七年的奏报,这些工作都是在由赈抚局改设的“通省善后局”的名义下办理的:
……各城规复之后,同治四年省城赈抚局改为通省善后局……计自开办起至现在止,如万寿宫暨有关祀典之坛庙、祠宇、衙署拆修整理者,则巡抚、藩司、粮道各处其平地重建者,文自织造、臬司,以至杭州府仁和、钱塘两县丞典簿务司道府各首领,武自将军副都统以至杭协抚中军并满营兵房演武厅,府县、三处学宫、漕仓、义仓、监狱、织造匠局、书院、育婴堂,并修复城门、墙楼,开浚西湖水利大小各工程均已陆续办竣,渐复旧规,省外如杭州府属之海宁等七州县,嘉湖宁绍金衢严台温处各府县一切善后应办工程,除本地自行筹捐外。其数巨工要者无不由省局筹款拨发,俾资举办,去年(同治六年)十月间已将善后局裁撤,归并军需局经理。以节经费。所用之款除官绅捐输及商民自请于丝、货项下捐充,善后之费均系零星凑集,并不请给奖叙,应请遵照例案免其造报外,惟时因工程紧要,捐项不敷,暂行借动军需厘捐共银三十万余两,现仍于善后捐款内筹提归补,如归不足数,即将所动之款核实造册报销……
大规模战争对地方社会所造成的破坏是全方位的,因此,这时的所谓“善后”就不仅包括了传统上民捐民办的义仓、善堂和地方水利,也包括了整套地方军事、行政机构的重建,这样的规模意味着是整个社会关系的重建。而其支出来源最初是从军需厘捐项下动拨,其后则主要来自“官绅捐输”和“商民自请于丝、货项下捐充”,并免造册报销。从现有资料来看,善后款项的筹集主要来自厘金正项和加抽,次则为各业户摊捐和部分盐课收入。传统收入大宗地丁、漕粮等则因战乱破坏,田土荒芜,难以发挥作用,对其整顿清理已是当时善后要务之一。左宗棠于同治三年设立清赋局,削减全省漕额三分之一,清理浮收,革除大、小户之别以及各项衙署陋规。在此基础上,酌定平余以为各厅州县征收钱粮经费和办公经费,此一安排一直持续至清末。目因此,浙江有关战后重建的款项来源最初主要出自厘金。除来自正项调拨外,其加抽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