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与理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能与理性

本能与理性 在去年年底汕大举行的“左翼文学国际研讨会”的一次小组讨论中,一个参与者提到现代文学三十年时期有一群文艺青年在他们创立的刊物中(刊物具体名字我忘记了)企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形式来阐释一切社会与文艺问题,以为问题既然在观念上得到解释了,他们也就居高临下的拥有一切了。那个参与者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 我倒宁愿用一个关键词“解释”来看待这个问题。我甚至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解释高于实践。实践的追求大都急功近利,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常常显得肤浅和机械。而解释的力量深入人心,它效仿自然界的太阳,在人类意识的天空熠熠生辉。 解释也许出于人的一种天然需要,出于对于苦难和死亡的恐怖,它试图使黑暗的变成明亮的,使纷繁复杂的变成一目了然的,从而显露所遭遇的庐山真面目,使心灵走出无望的沼泽地。思想往往伴随着不幸的人。但我要说“解释”的意义不止于此,因为它还让我从一连串的人生不幸中发现了自我。这岂不是个有趣的譬喻,是不幸牵引着思想发现了自我? 也许这么写下去有点跑题,但我的意思是,从“解释”这样一个接近“思想”、“理性”、“自我”的词谈起,更能说明我思想的来龙去脉。在报考研究生考试之前,我花了几个晚上思考,用培根的话说就是,我必须在静观的生活和活动的生活中选择一种。最后我还是决定了报考,因为在我看来,也许活动的生活能为我带来物质上的富裕,但它还不足以给我带来真正的幸福,只有解释,对于这一切过去生活的解释,才能驱除贫穷和不幸留给我的阴影。可能从这次开始,我才真正明白“解释”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意义,它向我指出了自我的存在。 挫折和不幸使有些人颓废,使有些人振奋,使有些人既颓废又振奋,我就是这样在颓废和振奋中载浮载沉,在清醒和麻木中时起时落。我开始对那个历史久远的命题困惑:人为什么而活?毫无疑问,我需要找到一种解释,然后我才能解脱,才能有一种稳定而充沛的人生力量。事实上,告别童年后,我就开始在逐渐地丧失生活的力量,尤其是对于社会人生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能让我为之坚持不懈了。我知道在希腊有一派哲学(芝诺)颂扬“不动心”,包括亚里士多德也提倡一种对外界事物不屑一顾的超人。他们也许以回避保持自己存在的尊严。 高二时我就开始厌倦了中国制度下的学习(我学习成绩一向非常好),而在那次荒唐的高考后,我的厌倦发展成了一种气质,无动于衷或者无精打采。我母亲有次就对我说,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家庭,谁会争取谁就会出位,都是自己的孩子,你要他帮谁呢?她这话本来是在批评我要主动争取,别像我父亲那样把机会都让给别人。其实她当时并不了解我的想法,不过今天想来,她这话恰恰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于很多消沉的人来说,不啻一剂良药。另外我从同学那里了解到一个事情,他的一个同学本来非常平庸,后来暑假出外找工作受到刺激,一回来想了几天几夜,就象变了个人似的,他凡事都有一个看来非常自私的做法,比如计算机等级考试,他本来被安排坐在第一排,但他坚持要求老师调整位置,他的理由很简单,坐第一排容易被监考老师注意到,也就是说他要保持作弊的权利。由于他理直气壮的声势,那老师居然同意了他的要求。这恰恰应了我母亲那句话,你争取了往往就得到了。但我的兴趣主要在于,是什么东西让他从一个庸碌顺从的人变为一个有所坚持的人,是什么东西使他的心灵由软弱而跃为坚强的呢? 我想这是由于他本能的苏醒,“无论什么东西,就其对于自身,总努力坚持自己的生存。而这种努力,一个东西藉以坚持自己的生存的,就是那个东西实在的本质”。(引自斯宾诺莎《伦理学》第三编第6~7页)任何一个生物永不干涸的力量来源于它藉以自保的本能,而人更能以意识观照它并使之成为自觉的。所以我推想这位同学大概从失败的人生发现了这条大千世界共同遵循的法则。而一旦他以之作为内心中至高无上的原则,他的生命将再次涣然一新。 我知道,中国的教育从来没有把这点告诉我们这代人,所以我对王老师在“左翼文学国际研讨会”闭幕仪式上的讲话深为感动。他提到学者们应该不吝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书写历史事实,避免那些朝气蓬勃的青年以生命争取却导致如同左翼文学革命青年一样的历史遭遇。我曾经就是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当我在九八年反腐败的社会热潮影响下弃理从文时,从来没有想过事情的另一面。现在想来那些写杂文(指九八年前后的《杂文报》,当时所谓激浊扬清的杂文盛极一时)的大都是为稿费或者哗众取宠,说来只是骗骗没有多少人生阅历的年轻人。 当我明白了生命原来依赖藉以自保的本能,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这意味着我的思想开始遵循同一律,在那块庞大沉重的奠基石上开始建构对社会人生的基本看法。生存所必需决定本能,本能决定欲望,欲望决定思想和行为,这使得人类的思想行为符合一种永恒的规律和秩序,任何人都处于这条规律之链中。有趣的是,藉以自保的本能常被中国社会看作自私的源泉而受到口诛笔伐,可以看出中国人在这一问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