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日系手机退出我国场.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傲慢与偏见 日系手机退出中国市场原因   2006年11月22日早上9点30分,NEC日本总部作出了一个也许是其历史上最沉痛的决定:NEC决定在中国暂缓所有2.5G手机新品的推出,相应地,中国手机业务的重组也会很快开始,并在本年内完成。至此,意味着这个曾经在中国风光一时的NEC手机正式退出中国手机市场! IT时代周刊本期封面报道:日系手机全线退出中国市场   一贯以傲人姿态亮相的日系企业怎么也料想不到,在苦撑数年之后,日系手机企业以集体退市的方式黯然收场。   从此,中国市场鲜有日本手机。   事实上,2005年就已经成为日系手机企业的梦魇。2005年3月,东芝与普天分手;2006年3月,三菱挥别中国手机市场;2006年年初,松下宣布退出GSM手机市场……   为什么擅长抱团作战,在家用电器、消费电子、数码产品等领域取得骄人业绩的日本制造业,在参与中国手机市场的争夺中,却惨遭滑铁卢?  ???第一章 旧时风光成追忆   1987年11月,初秋的广东仍然释放着夏日的热情,此时的气温正符合广东中海集团董事长徐峰的心情——快乐、自豪。刚刚购买的一款NEC模拟手机,使他成为中国模拟移动手机的第一位消费者,为他带来了对自身价值认可的巨大满足感。   当他手握移动手机出入豪华酒店,立即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当他持着手机与客户谈判,规划市场版图时,充满着自信与骄傲。这部来自NEC的中国第一台移动手机尽管显得粗大、笨重,但是它为徐峰所带来的尊贵的身份体验却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在很长时间里,这个当年价值为2万元人民币,需要用一辆丰田农夫车的价格才能换来的“砖头”机,成为金钱、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在中国刚刚进入移动通信的模拟时代,开始引入手机通信技术,日系手机也随之揭开神秘面纱,开始了在中国的掘金之旅。   短暂的风光   “中日友好”,这一历史的声音打破了中日两国多年的民族隔阂。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成为中日关系改善的标志性事件。这位致力于建立中日友好关系的首相,带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卫星通信器材,随后在北京建立了移动卫星地面站。   “这套设备是NEC提供的。”时任NEC(中国)总裁金子肇证实。1993年NEC进入,随后担任NEC(中国)高级副总裁的杜军透露,“日本成了第一批和中国合作的国家之一,NEC则是捷足先登。”   而NEC日后在中国的发展,恰恰印证了日系手机品牌在中国市场运行的轨迹。   领先的技术优势曾让NEC肆意指点江山。1977年,意气风发的NEC前经理小林宏治率领NEC一度占领了全球50%的通信设备市场,和摩托罗拉并列成为世界移动通信1G时代的霸主。   具备了领先的通信技术优势,本国仅有1亿多人口的市场显然不能满足日本手机企业市场扩张的需求,日本手机企业踏上了海外市场的征途。   挟裹着1G时代的风光,NEC率先进入中国市场。   1993年,风景如画的武汉东湖出现了一张言语谨慎、举止透出日本人特有的刻板的陌生脸孔。揣着2300万美元的注册资金,加藤浩太郎肩负着日本NEC总部在中国市场发展手机业务的使命,在武汉关东科技工业园组建成立的武汉NEC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研究、生产和销售移动电话及其相关通信设备。   从早在呼机和模拟手机时代就涉足中国市场,到武汉手机生产基地建立着手开展GSM手机业务,NEC逐步为中国大众所接受。“当时能够拥有一部NEC手机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回忆起自己第一部手机即是NEC手机的武汉佳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一凡说道,“虽然有些笨重,但通话质量还是不错的。”   在2001到2002年间,NEC通过之前在华推出的几款黑白屏手机的探路,使其在华市场占有率曾一度达到3%,成为最大的日本手机生产商。   眼见NEC首吃螃蟹,其他日本手机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进入中国。掀开了日系手机在华的掘金之旅。   但可惜的是,这短暂的几年,也仅仅是日本手机企业的虚华表象。   显迹败落   短暂的繁荣后,日系手机迅速掉进业绩不断下滑的泥潭。   2002年至2004年,是中国手机市场发展最为火爆的时候,但日系手机的市场反应并不热烈,没抓住消费者的心理。   2003年初的一个工作日,NEC原社长西桓浩司没有像往常一样处理公司日常事务,而是推掉了要接见的客户,静静地反思自己任职NEC总裁4年来所做的一切。搁在案头的亏损245亿日元的2002年度财务报告让他备感受挫。西桓浩司痛惜地在辞职书中写道“……担任社长以后所致力的NEC公司结构改革到了现在算是告一段落了。另外,在担任社长的4年时都在竭尽全力地工作,现在感到精力不济、健康状况下降。”   但这似乎只是他的一面之词。NEC专务董事兼NEC解决方案公司社长的金杉明信接任后发现,NEC面临着在2G及2.5G业务的积重难返。   为了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