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文化交流故事(第三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意文化交流故事(第三幕)

中意文化交流故事(第三幕)   时间:2010年4月一天下午;地点:李燕杰教授宿舍;人物:李燕杰、齐绍华、李燕、肇沛及意大利朋友阿尔曼多?索罗塔尼。   李燕杰与阿尔曼多已成了好朋友,再次相聚,叉在书房中谈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逐步深化。   阿尔曼多:李教授,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请您介绍一下礼仪的历史,行吗?   李燕杰:可以,中国的礼仪史,可以推到伏羲时代,伏羲作为人文始祖,他最大的功劳,是使中华民族渐进到一个有文化的民族。荀子讲: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欲有生,而无义;人有生有气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肇沛(翻译):您讲得慢点,这段话真好,应当让他记住。   李燕杰又重复一遍,并翻成白话文。接着他又讲: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所用,何也.日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日分,分,何以能行,思义也。故义,何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力则强,强则胜物。李燕杰用白话又解释了一遍。   阿尔曼多:太好了,实在很“经典”,只有中国人才能有如此的哲思妙语,我一定背下来,带回意大利向欧洲人讲解宣传。我想问一下,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早就能认识到礼的重要?   李燕杰:这和伏羲氏及其生活的时代有关,存在决定意识么。没有时代客观存在,伏羲氏也不可能注意到婚嫁及历法,更不可能画出八卦。伏羲氏之所以重礼.可以听听苟子的意见。   “礼起于何也,日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政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术,使欲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这话讲得多好,荀子从根本上探求和阐释了礼之由来。   阿尔曼多:实在是妙语联珠,这就是中国哲学寻根导源的特色吧?   稍事休息。   阿尔曼多:李教授,我还想请教您,中国的八卦.与礼有关么?   李燕杰:当然有关,中国自伏羲氏到黄帝、炎帝、蚩尤三圣,到商周,乃至孔夫子,从八卦到周易,形成一个漫长而不断的文化礼教脉络。   八卦,讲阴阳,研究吉祥与忧患???而人与人,人与天,人与地……都需要在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中,追求吉祥,避免忧患。   八卦:以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李燕杰边写边讲:   阿尔曼多:那怎么能记住呢?   李燕杰:古人编成了顺口溜,十分好记。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阿尔曼多:顺口溜编得真好,请多讲几遍!   李燕:我也背过,要研究八卦到六十四卦的关系.其间十五卦谦卦,乾亨,君子有终。这个谦卦最好,告诉你谦虚谨慎,不会有失。所以中国人讲“礼”,必讲敬,讲敬,必讲谦虚……   阿尔曼多:您讲得真好   李燕杰:中国人十分重礼。诗、书、礼、易、乐、春秋,6经中有礼经。   礼、乐、射、御、书、术,6艺要学礼。政府组织机构6部:吏、户、礼、工、刑、兵。其中有礼部设礼部尚书,礼部的工作含今天教育部、文化部、中央电视台,乃至礼宾司的职责。   阿尔曼多:我在书中看到“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   李燕杰:内圣,是内修身,百姓达到圣人的水平。外王,是说内修到圣人程度再去管理社会,才能符合礼数,才能和谐。   中国人讲礼,因为只有大家都讲礼,才有利于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人际和谐,有利于家庭美满。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中的中和.和合,乃至和谐。   阿尔曼多:我听明白了,中国的礼与西方讲的礼仪不同,西方讲礼仪,多为外在,多为形式。   李燕杰:中国古代讲礼,是从人类社会安定出发.有魂,有道,有器,有术。   魂道为形而上,器术为形而下.   今天讲礼仪,要做到中外古今结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优者而用之,要美美与共。   阿尔曼多:这个词真好,让我记下来!礼要美美与共。   李燕杰:礼,应是相互的,绝不是单方面的,两好合一好。这又符合孔子之“仁”,也符合老子之‘‘道”。   阿尔曼多:这和大学之道有什么关系?   李燕杰:当然有关。《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止干至善。”这是三个纲领。另外还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与五,也恰恰是讲内圣外王。   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阿尔曼多:这个逻辑很好,您能用白话总结一下吗?   李燕杰:可以!从礼到内圣外王,可以概括为:   第一、体现仁爱精神,同情关爱,爱护、友好、友爱……   第二、济世情怀,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第三、有中庸品质,可称中道、中和、中行,不偏不倚   第四,重气节操守   这些,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