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山水散文第三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袁宏道山水散文第三级

袁宏道山水散文第三级   内容提要 中国山水散文发展可分三个层级,第一级以郦道元为代表,第二级以柳宗元为代表,第三级则以袁宏道为代表。第一级山水主要是作者客观叙述出来的静物,而且往往是有山水没人物;第二级山水,作者常用比拟的手法,山水也显示出灵动之性,而且山水中也可见到更多人物的踪迹。袁宏道将比拟手法发展到更加纯熟的境界,山水显示出更为郁勃的灵性,不仅如此,他的山水主要是作为人的对象存在,人才是山水散文的主体,这就将山水散文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第三级。   关键词 袁宏道 山水散文 郦道元 柳宗元 第三级   [中图分类号]I20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2-0076-06   以山水为对象的散文或者山水散文是中国散文的一大类型,也是考察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袁宏道足迹踏遍苏门、华山、蒿山,文集中跋山涉水之作多达七、???十篇,在数量上是已经大大超过以山水游记著称的郦道元与柳宗元,不仅如此,他的山水散文的性质,也与郦道元、柳宗元形成鲜明的区别。如果说郦道元代表了中国山水散文的第一级,柳宗元代表中国山水散文第二级的话,那么,袁宏道就代表了中国山水散文的第三级。张岱说:“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已经朦胧意识到袁宏道在山水散文中的特殊地位。然而,袁宏道因何可以与郦道元、柳宗元并称,袁宏道的山水有什么特色?何以会作为“近时”山水散文的突出代表?他对山水散文作了哪些推进?研究界似乎还没有作出足够的阐释。   一   看山似山,看山不似山,看山还是山。这段禅林   公案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妇孺皆知的俗语,它经典地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眼中的山不仅决定于眼前的山,同时还决定于看山的眼。山水散文是以山水为对象的散文,山水景物是山水散文的主体,然而,由于人们认识水平和描绘方法的不同等原因,散文中的山水也同样会呈现出不同的面目。山水散文的三级跳,首先就表现在散文山水的不同面目上。   大致说来,魏晋时期的山水主要还是一种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存在,人们与山水的距离虽然很近,却没有获得发现山水美的更多机会,作家们还习惯于对山水进行直接、表面的、客观的与静止的描绘,山水只是作为客体、对象得到展示。虽然也有少数篇章中加入了审美和意绪,但它多半只是零星的与偶然的表现,不足以改变文字整体的静观性质。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是这样一种山水。与郦道元的山水不同,柳宗元的山水再也不是与人、与自己关系不大的独立客体。山水虽然还是山水的形貌,其中却常常可以感觉到自然的灵性,而不再是静止的物态,与此相应,作者的笔墨也不是一般的介绍说明之笔,而是常常将山水当作人与物来描写。“其石之突怒偃骞,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鸟兽“回巧献技”,潭鱼“似与游者相乐”这种文字最具代表性。   毫无疑问,袁宏道的山水不是简单的静观的山水,不仅如此,它比柳宗元的山水还要更富灵性,与人的距离更加靠近。它们有思想,有情感,也有与自己交流的能力,有按捺不住表现自己的欲望。“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西山的朝夕美景,原来不是自然的本有,而是精心的设计,而目的就为娱乐游人。“是日也,天无纤翳,青崖红树,夕阳佳月,各毕其能,以娱游客。”青崖、红树、夕阳、佳月如此卖力地绽放自己的美丽,也是因为发现了面前的游客。“众山束水,如不欲去。山容殊闲雅,无刻露态。水至此亦敛怒,波澄黛蓄,递相亲媚,似与游人娱。”山想要水在这里多停一会儿,而水在山的盛情之下也收敛起怒容,两者友好亲密如此,默契如此。它们在向对方传递亲媚的同时,似乎也在向游人传递友好的信息。   或许是因为袁宏道太爱美人的缘故罢,在很多地方他笔下的山水都仿佛是俏丽的佳人。在他眼里,“东南山川,秀媚不可言,如少女时花,婉弱可爱。”“虎丘如冶女艳妆,掩映帘箔。”当他来到西湖边,心中只觉:“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无论是看山,看花,看风,看水,看到的都是佳人的影子。而自己整个地就笼罩在一片温柔乡里。有些地方,山水景物即使与少女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从颇具女性色彩的词语中仍然可以感觉到佳丽的影子。“水从了处出。初犹黏壁,雾雪纷飞,忽然坠空,千丝直下,激石为屑,散布一涧。”这似乎是一段较为纯粹的白描文字,但是,在“初犹粘壁”中仍然可以隐约感觉到少女的羞涩,在“雾雪纷飞”中仍然可以触摸到少女梦幻般细润轻柔。“千丝直下”的“丝”虽说没有明言是女儿的“发丝”,但有前面的描写渲染,人们仍然可能作这方面联想。“时方春仲,晚梅未尽谢,花片沾衣,香雾霏霏,弥漫十余里,一望皓白,若残雪在枝。奇石艳卉,间一点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