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中国古代戏曲教化特点及作用
试论中国古代戏曲教化特点及作用
摘要:千百年来,教化一直是历朝历代特别推崇的重要教育方法。古代教化方法多样,礼乐教化是其中很重要的方法之一。 戏曲作为礼乐教化的基本载体,被称作高台教化,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戏曲具有寓教于乐、雅俗共赏、劝善惩恶的特点,起到劝人为善、化民成俗的作用。戏曲中的伦理道德成了古代民众生活的价值准绳,这是任何一种艺术都难以企及的。
关键词:戏曲 教化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以成型。“戏曲”这个词是南宋以后出现的,戏曲在南宋出现后渐渐走向成熟。“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化的悠久传统,宋代理学的兴盛使得文艺的教化作用愈来愈受重视。戏曲原本属于民间艺术,当它巨大的社会功能被统治者认知之后,就进入到了雅文化的行列,被赋予了传承文明、助成教化的重大使命。戏曲教化之说也逐渐发展成熟,自此开辟了“高台教化”的新天地。
一、戏曲与教化
中国古代社会的教化思想源远流长,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萌芽于周代。西周时期初步形成了注重道德教化、施行德治的传统,被认为是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文化之源。我国古代教化应是一个以儒家教化为主流,糅杂佛、道等多元思想的、色彩斑斓的教化体系。儒家学者以孝悌为根本、以伦理为核心,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教化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指导。
教化是一个熏陶、浸渍的过程,是启发人的善心,使人们的内心道德化。在中国古代,教化是出于统治阶级的提倡,重点在于使朝政美好和风俗醇厚,“化民成俗”就是政治目标。“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可以用来描绘“教化”对人的作用。
中国古代戏曲深受传统教化思想的影响,而将这种影响具体化的表现则是作者创作中“教化为先”的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戏曲是一种融音乐、诗歌、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炉的综合表演艺术。用音乐包装的戏曲留在人们心中的印迹,远比文字和语言深刻得多。其艺术精髓与每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息息相通,潜移默化中沟通着群体的心灵,在广袤的土???上建构着社会的伦理关系准则。
二、戏曲教化的特点
传统戏曲生命若只在悦人耳目,迷醉声色的层次,则于古典文学的巨流中来说,仅是一堆泡沫而已。戏曲只靠提供娱乐是不可能破茧而出的,重要的是戏曲以其独特的优势,承担着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的使命。戏曲在承担教化的使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1.寓教于乐
戏曲有一种寓教育于观赏之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在给观众享受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道德观念的灌输。这就是所谓的“寓道德于诙谐,藏经术于滑稽”①,戏曲成为娱乐动机和教化目的的混合体。早期戏曲,逗乐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现存的戏曲剧本中,处处可见插科打诨等逗乐表演。无论是元杂剧,还是明清戏曲,也无论是花部抑或雅部,其戏文和表演几乎都穿插有以丑角表演形式出现的插科打诨的元素。戏曲表演具有一种特殊的宣泄功能,能够使人们心中的烦闷愁郁得以消散,成为世间最快乐的人。戏台上唱念做打,戏台下连呼带喝。戏文写得动人,梨园演得逼真,容易感动观众的情绪。观众之间的反应是互相感染的。唱戏事既是一乡中公众庄严集会,含了虔诚与快乐。
正是这种与民众很贴近的生活幽默使得戏曲教化直达人心,在观众娱乐的同时接受着伦理的教化。人们对于历史叙事、社会角色、生活情趣、道德价值甚至于意识形态的接受、理解和创造,都有赖于戏曲这种不需要书面语、有着音乐性及表演性的娱乐活动。
2.雅俗共赏
戏曲源于民间,在民间有着强烈的生命力,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与关起门来做学问却不关心民间疾苦的文人士大夫文章,以及艰涩深奥的书本说教相比,它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吸引了更多的观者,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士大夫儒士、商业手工业者,从老人、儿童到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都是其忠实的观众。
当戏曲发展成熟后,看戏文化在社会的雅俗两大层面互相诱发推动。观看戏曲表演是乡村生活中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社群公共生活方式,也是上层文人雅士会友和追求个人艺术享受的媒介。在同一个场所,男女老少、亲朋陌路,聚集在同一时空,分享同一事件与观念,经验相同的情景与激动。他们为戏曲表演中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开怀大笑;为戏曲中悲情的唱段、凄婉的哭诉流出同情的热泪。在此过程中,全民共同信仰和国家意识形态不断被申明与强化,正统意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也在一种全民性的情感共鸣中得到一再确认。戏曲演出所宣扬的道德伦理价值获得了民众的广泛认同。戏曲中的伦理道德往往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民众生活的意义依据和价值准绳。
3.劝善惩恶
劝善惩恶是戏曲教化的主旋律,那么戏曲是怎样施行伦理教化的呢?
(1)故事情节善恶有报
“以歌舞演故事”②,是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07年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pdf VIP
- 救护车司机培训计划.ppt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 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docx VIP
- 20211121-华金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周报:10月社零回升,消费市场回暖.pdf VIP
- 非均匀有理B样条:B样条曲面II及NURBS.pdf VIP
- 妇产科护理网络在线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pdf VIP
- 十年(2016-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40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反应热+速率平衡(原卷版).docx VIP
- 设备安装、维修合同模板7篇.docx VIP
- 广东六校2025届高三10月联考英语试题.pdf VIP
- 削坡减载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