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孟子独立人格思想基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孟子独立人格思想基础

试论孟子独立人格思想基础   摘 要:孟子以其睥睨权贵的独立人格而受到人们的称赞。独立人格的实现必须要有着坚定的思想信念做基础,孟子独立人格的思想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重伦理道德轻权贵的思想;正人心平天下的责任感;进退有道的思想。孟子的独立人格仍然给予今天的我们以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孟子;独立人格;思想基础;伦理;责任感;道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53-02       独立人格是指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按自己的思想和原则去做事情。一个人的独立人格的实现由独立的思想和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组成。孟子以其敢于睥睨权贵甚至王者的独立人格而闪耀于中国历史的天空中。已经有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如杨淑明的《试论孟子的独立人格意识》,何安峰的《孟子的独立人格精神及其现代意蕴》等。但以前的学者多注意孟子独立人格的表现,或将表现和思想基础混同而谈,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一下孟子独立人格的思想基础,以请教于方家。   孟子说过一句话可以总括他独立人格的思想基础:“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而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1]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找到内心深处真正的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真正要过怎样的生活。然后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一个人才能够活的很自如,在纷杂的世事中找到方向,游刃有余。本文主要讨论孟子独立人格的思想基础的三个方面,即重伦理道德轻权贵的思想;正人心平天下的责任感;进退有道的思想。下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重伦理道德轻权贵的思想   孟子认为以仁义礼智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是人们生来就有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2]这是人们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是上天赐给人们最高贵的礼物。所以他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3]道德是衡量一个人的最高的标准。   对于权势和财富,孟子则看的相对较轻了。比如他引用曾子的话说“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4]更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段话是:“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5]在孟子心目中财富和地位远没有道德重要,只需要内心充满仁义礼智,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而拥有宽敞的住宅、醉人的美酒、华丽的车服并不能使孟子感到人生价值的实现。就算有能力也不会去做这些事情。这种物质的实现是评价一个人的很低的标准。所以当面对权贵时,孟子丝毫不会感觉比他们低一头,甚至感到比他们要高贵的多。   《离娄章句下》就记载一个这方面的事情:齐国的公行子的儿子去世了,右师去吊唁,刚进了门,有的人上前去和他说话,有的人等右师坐到座位上后去上前和他说话,而当时也在场的孟子却没有和右师说话。右师就不高兴的说“诸君子皆与?言,孟子独不与?言,是简?也。”孟子听说后,说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孟子认为做事情时必须得按当时的礼节,而当别的人出于自己的目的不按礼节行事时,即使面对的是权贵,孟子依然遵循自己的原则去做事情,即使得罪权贵。   孟子认为如果不符合仁义道德的标准,即使在当时一般人看来取得很大的成绩,不仅不值得赞扬,还是应该受批判的。他说 :“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6]无论是国君还是大臣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顾仁义道德,不顾老百姓的死活,都是为孟子所不齿的。孟子不止不惧怕他们,还敢于谴责他们。例如“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才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7]   二、正人心平天下的责任感   孟子是出于一种正人心平天下的责任感才去游说诸侯的,并不是为了谋取高官厚禄。孟子以圣人之学的传人自任,有着浓烈的现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