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头痛眩晕治疗及分析40例.docVIP

颈性头痛眩晕治疗及分析40例.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性头痛眩晕治疗及分析40例

颈性头痛眩晕治疗及分析40例    摘 要 目的:探讨颈性头痛眩晕的中医药疗法。方法:收集分析颈性头疼眩晕患者40例,针对痰浊阻络型、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探讨。结果:颈性头痛眩晕西医多见于椎间盘突出或颈椎骨质增生,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辨证伦治,全方位采集临床治疗,综合分析、分型,三因制宜,因症而治。结论:中医遵循审证求因,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决不拘泥于一方一病,随症加减,灵活性强,只要辨证准确,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颈性头痛眩晕 中医药疗法 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156??   颈椎病在当今社会是常见病、多发病,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活质量。2008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痰浊阻络型、气虚血瘀型颈性眩晕头痛患者40例,进行分析、探讨、总结,供临床借鉴。?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4~68岁,45岁以上34例,平均56岁。合并高血压病16例(40%),但是就诊时血压均控制在140/90mmHg以下。40例中属于颈椎骨质增生28例(70%)。属于颈椎间盘突出12例(30%)。属于痰浊阻络型18例(55%),属于气虚血瘀型22例(45%)。眩晕、头痛并存34例(85%),只眩晕4例(10%),只头痛2例(5%)。?   观察对象:主要是指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椎间盘、关节等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颈部的交感神经而出现的一种症状复杂的综合征候群。临床上以头痛、眩晕、耳鸣、视物障碍及突然晕倒、颈肩背酸困疼痛、上肢麻木疼痛、肢体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颈部摄片或CT可见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   辨证分型及典型病例:例1:痰浊阻络型:患者,男,35岁,IT工作者。2009年8月26日初诊,自述眩晕、头痛、昏蒙如戴一湿帽反复发作两月余。每眩晕、头痛发作时,随觉脐下有气上攻呕吐痰涎,视物模糊,颈强不舒,胸闷嗜睡,素嗜食高粱厚味,嗜酒。颈部CT提示:C?3~5?椎间盘突出,曾就诊西医,服用脑清片,氟桂利嗪,维生素类及中成药症状稍有缓解,但疗效不佳,逐来中医诊疗。查体:血压、心电图均正常,青年男性,形体肥胖,舌淡、舌体庞大,舌苔白厚腻,脉滑。辨证为痰湿阻络、清阳不升;治则:豁痰、通络、熄风。基本方(自拟)半夏9g,橘皮9g,白术12g,钩藤30g,菊花9g,南星9g,丝瓜络9g,石菖蒲12g,川芎9g,白芷9g,葛根45g,赤芍9g,蔓荆子9g,天麻9g,石决明15g,代赭石30g,生姜5片。5付水煎服,日1剂。8月31日复诊,眩晕头痛昏蒙明显好转,它症均不同程度的减轻。又感左上肢麻木酸疼,上方加威灵仙9g,姜黄9g,再服10剂。半个月后,诸症全部消失,唯觉颈部转至某一位置时左上肢酸胀疼。嘱其加强体育锻炼做颈部保健操,清淡饮食,至今未再复发。例2:气虚血瘀型:患者,女,62岁,已退休,在职时从事会计工作。2010年2月15日初诊,自述醒后颈强不能转侧,头晕不能起床,动则加剧,左右转头时颈部“嚓嚓”作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腰困神倦近半年,左手臂1、2、3指麻木,劳累或遇冷加剧,气短、乏力、自汗,夜眠差,舌质暗、舌苔薄白,脉沉缓。X线片示:颈椎4、5、6、7椎唇形增生。曾服骨质增生丸、骨刺灵等多种药物无效。治则:益气、活血、通络。予大剂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45g,当归20g,川芎10g,白芷1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赤白芍各20g,葛根45g,炙甘草20g,桂枝20g,远志9g,石菖蒲9g,加冷水1500ml,文火煮取500ml,分两次服用,3付日1剂。上方服3剂,项强眩晕明显减轻,再服六剂,项强头晕消失,他症也减七八。2月27日二诊,腰困如折,上方加菟丝子15g,补骨脂15g,连服30剂后,已无自觉症状,手指麻木及头部转侧时摩擦声在服到25剂时也全好。?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头痛、眩晕消失;②有效:各种症状不同程度减轻;③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结 果?   本组40例患者中,显效24例(60%),有效16例(40%)。治疗时间最短服用7剂痊愈;最长连服3个月痊愈。?   讨 论?   头痛眩晕主要表现在头晕,伴随轻度头痛。头晕分为三大病状:①天旋地转:患者会感觉到周围的景物在旋转,自身也可能在转。②头重脚轻:没有天旋地转的感觉,但总觉得“头重重,脚浮浮”,提不起精神来。③感到视觉模糊,甚至暂时失去知觉。?   有关眩晕一症,古人论述甚多。《丹溪心法#8226;头眩》偏主于痰,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景岳全书#8226;眩晕》指出:眩晕一症,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作眩”,在治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