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万次努力终于找回生希望.docVIP

420万次努力终于找回生希望.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20万次努力终于找回生希望

420万次努力终于找回生希望   27岁的闫冬梅患上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去年8月自主呼吸停止、四肢瘫痪。为了一条鲜活的生命,医院及其家人齐心协力救治病人。家人轮流按呼吸气囊辅助她呼吸,平均一天要按近3万次。2004年3月10日,在亲人不间断按了270天,累计420万次后,奇迹发生了――闫冬梅失去的“自主呼吸”找回来了。6月29日,她终于能够开口讲话。目前,她四肢正逐渐恢复。医生断言,闫冬梅不久一定能够重新站起,过上正常人的日子。   那是2003年8月9日,回娘家的闫冬梅出现腿软、发热、心里烦躁不安等症状。她不敢怠慢,来到诊所就诊。医生对她说:“回去休息休息就好了。”   闫冬梅信以为真。哪知第二天一早,她上厕所就站立不稳,由母亲搀扶。从厕所折回进了家门,母亲刚一松手,闫冬梅腿一软“咚――”地一声倒在地上。不到1天时间,闫冬梅就由临汝镇卫生院转至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患上罕见的格林-巴利综合征。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主要表现为四肢瘫痪,病情严重的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自主呼吸停止,直至死亡,发病率为二十万分之一。   8月13日上午,闫冬梅的呼吸越来越困难,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决定紧急实施气管切开手术,以防万一。果不出所料,闫冬梅病情恶化,四肢完全瘫痪,自主呼吸停止,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气囊人工辅助呼吸。主治医生立即向院领导汇报情况。医院领导当即指示:“先不管医疗费的问题,救人要紧。”   闫冬梅患病前,两个家庭中,先是她弟弟出车祸花了两万多元,接着是她丈夫陈晓军的弟弟在洛阳打工摔伤,花了不少钱,至今没有治愈。为此,两家已一贫如洗。   闫冬梅住院,家里连几百元钱都拿不出来。   这种病花费实在太大了,10多天就花去8000多元。家里人借来的钱全部用到给她看病身上,陪护的亲人有时买个馒头,到食堂打来汤,再兑些水充饥。闫冬梅住院五天,在这儿照顾她的父母已饿得走不动路,闫冬梅的二姐到医院看望妹妹,见父母饿得不成人样,泪水哗哗地往下流,她抱怨父母:’你们不吃饱,咋去照顾妹妹?’她连拉带扯硬是让??们各自喝下两碗浆面条。   闫家的困境,医院的医护人员和领导都看在眼里,医院尽最大努力减免其医疗费,从来没有因为对方没钱而{亭止用药。   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及实习生自发为其捐款千余元;为减轻病人家属的负担,铲士长杨志霞和护士们为陪护的病人家属买来饭菜和水果。   几天后,再也不愿拖累医院的家人把闫冬梅接回了家。   近两个月的住院治疗,医护人员和闫冬梅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感情。科室里把仅有的一个呼吸气囊送给她,医院为她免去治疗期间使用呼吸机等费用1万多元。   闫冬梅回到家,由于不能自主呼吸,全靠人工按压气囊来维持生命。医生要求一分钟至少按16次到20次。按压气囊成了维持闫冬梅生命时刻不能间断的工作。丈夫、公爹、婆婆、小姑不分昼夜轮流为她按压气囊,连她刚刚四岁的儿子也学会了给妈妈按气囊。   久卧病床,闫冬梅不但需要别人给按气囊,还要不停按摩。这些活儿主要由丈夫去做。一连几个月,丈夫实在太累,经常是按着按着,就不知不觉睡着了。   转眼3个月过去了,丈夫一家人个个累得筋疲力尽,岳父、岳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就把女儿接到自己家里照料,女婿也一同前往。   闫冬梅虽说接回家治疗,每月仅药费就需要几百元。家里没钱,二姐夫在煤矿上班,每月发了工资,就赶快从平顶山赶回家,给闫冬梅留下;三姐原来与母亲一起照料妹妹,后来把双胞胎儿子交付给邻居照看,到广州打工挣钱寄回来给妹妹买药;大姐夫到洛阳拉垃圾,节衣缩食,隔一段时间攒点钱往家里汇……   气管、饲管、尿管,闫冬梅全身插满管子,整日躺在病床上,在最初的两个月时间内,她每天瞪着双眼,怕闭上眼就再也见不到亲人。   闫冬梅说:“如果不是对亲人的牵挂,我一定熬不过来。”   闫冬梅患病,一下子把两个家拖垮了,她心疼身边所有的亲人。多次趁家人不备,手有一点力量后就开始把管子拔掉。   身边的亲人理解她。妈妈劝她:“全家人和医铲人员对你这样好,你这样做对得起谁?你好不容易活到现在,就安心养病吧。”   闫冬梅只有泪眼以对,她知道周围的亲人太难了。   2004年春节前后,闫冬梅恢复了咀嚼、吞咽功能后,她的食欲也慢慢恢复了。2004年春节的前一天,为了让女儿吃一回肉,父母冒着大雪在临汝镇街上转了整整一条街,最后,用身上仅有的5元钱给女儿买了一个鸡腿。   从此,为了给女儿改善生活,每到天黑,这位花白头发的老人就背着家人到街上拾些废纸和饮料瓶去卖。闫冬梅从医院回家后的五个多月时间内,亲人们不停地为她按了420万次气囊。   2004年3月的一天夜里,按气囊的姐姐累得实在受不了了,见妹妹睡着了,就停了一会儿,没想到冬梅醒了,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