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备课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备课资料

语文备课资料 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浅谈“互文”——《木兰诗》教后感   《木兰诗》流传久矣,其生命力之强源自于高度的艺术性。文中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互文、顶真、复沓、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其中尤以互文用得精彩。   互文的定义: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意为不因“物”(所处环境)或“已”(个人遭遇)而喜而悲。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   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互文的表现形式:   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相补充。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东犬西吠”亦属此类,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   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如如《木兰辞》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   这种修辞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其运用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一是言辞简约。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若不用互文可改写成“当窗对镜理云鬓,对镜当窗帖花黄”。这样一改五言成了七言了,且文意并未增加。   二是可使句式整齐。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若不用互文可改写成“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这样一个对偶句就成了一个散句了。   总之,掌握“互文”知识,既可以正确理解古诗古文的含意,又可以在翻译时译出原文的情韵味道。 木兰诗》备课资料 作者:刘亚飞   《木兰诗》简介     《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着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的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的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分明、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重点难点精析 学习这首诗,要了解全诗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人物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认识木兰的形象。了解古体诗的特点。 《木兰诗》又称《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中的一首叙事诗,后经过文人加工润色,集入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诗中叙述了农家女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勇敢、坚毅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形象。 全诗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2节)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从中看出木兰不避艰险、善良坚毅的精神,识大体、明大义。第二部分(第3~5节)叙述木兰备装出征、转战沙场、立功受赏、辞官还乡。突出表现木兰替父从军不慕高官厚禄的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第三部分(第6节)写木兰回到家里的欢乐情景。第四部分(第7节)以富有情趣的比喻,赞美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机敏,以“安能辨我是雄雌”的反问,体现了木兰的自豪感。充满了对木兰的讴歌和赞美。 诗歌剪裁得当。详写出征前的思想活动、准备和征途中对亲人的思念,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归家后亲人欢聚的热烈场面和喜悦心情,而十二年的戎马生涯只用六句。这是因为诗的重点不是讴歌木兰血战沙场、克敌建功的勇武,而是要表现歌颂木兰深明大义、勇于献身、不慕功名、热爱家乡的高尚品格。 诗歌用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塑造人物。木兰女扮男装从军十二载,胜利归来辞谢高官,回到家中重着女儿装令“火伴皆惊忙”等情节,颇有传奇色彩,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主义精神,她的名字成为后世女中豪杰的代称。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诗中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使语言节奏明快,富有音乐美。 关于《木兰诗》 一、唧唧复唧唧   1.叹息声   “唧唧”是可以作为虫声的,然而这一句除非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